从革命旧址的历史回响到乡村校园的琅琅书声,从社区街巷的服务身影到文化交融的温暖瞬间,2025年山东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正以多元姿态铺展画卷。各实践团走出校园,在红色传承中触摸信仰温度,在教育帮扶里播撒知识种子,在文化赋能中激活基层活力,在社会服务中践行青年担当。同学们以热忱为笔、实干为墨,将课堂学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行动诠释责任,让青春在与时代需求的碰撞中绽放光彩,为社会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学思享”社会实践团瞻仰先烈,感悟精神传承
8月8日,法学院“学思享”实践团奔赴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踏入陵园,成员们首先瞻仰了有毛泽东主席题词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在讲解员引领下,大家深入了解园区内9位烈士的光辉事迹,陈明、辛锐合葬墓的故事,罗炳辉将军的事迹,都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热血与奉献。最后,全体成员在纪念塔前瞻仰先烈,筑牢信仰之基,砥砺初心使命。此次实践,让成员们领悟革命先烈崇高精神,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将先烈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厚植家国情怀。


“绘美逐梦・与美同行”实践服务队艺术赋能,助力乡村发展
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美逐梦・与美同行”实践服务队赴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以多元服务赋能乡村。在墙体彩绘上,队员们结合乡村特色与乡土文化,创作主题鲜明作品,美化村容村貌,传播乡村文明新风;在乡村支教中,成员们走进岭子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童心筑梦践初心,七彩课堂润成长”美育活动,用艺术素养、文化传承等课程,为孩子打开艺术之门,融入思政教育;在包装设计里,成员们对接当地农业,为“草莓西红柿”等特色产品设计包装,注入设计活力;在考察乡村历史文脉时,队员们从宋家庄村史馆的珍贵资料中,领悟乡村美育核心是传承本土文化。服务队以专业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鲁喀石榴籽实践团奔赴边疆,筑牢团结桥梁
数学与统计学院鲁喀石榴籽实践团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麦盖提县,以多元实践筑牢民族团结桥梁。在社区,实践团协助“一窗通”服务,调研教育、生活等情况,推动专业知识与社区服务融合;在“红领巾小课堂”中,实践团开展普法教育和兴趣课程,结合家访丰富学生暑期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通话教学精准分层,对成年居民用双语结合、情景演绎教授基础拼音与文化内涵,对青少年以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对照教学,有效提升其普通话水平,增进民族理解;走进福利院,聆听“开拓新疆”的代批老先生分享过往,传承民族团结精神,延续跨代情谊,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温暖同行”社会实践团护航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外国语学院“温暖同行”社会实践团,聚焦未成年人安全防护教育,开展“同行护成长,安全入童心”实践。7月12日,实践团协助淄博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张店区妇联,举办“护童星・友好行”公益活动。活动分“守护安全星”“法治启明星”“成长护航星”三部分,从讲解救助站职能、参观服务大厅,到用动画、问答开展防溺水、防拐骗等安全教育,再到总结讲话强化意识,全方位助力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力。后续,实践团将持续关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安全屏障,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