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以来,各学院积极响应、协同联动,始终紧扣“青春建功新时代,实践赋能共发展”主题,以多元立体的框架有序开展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大熔炉中锤炼品格、增长本领、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个暑期,众多实践队伍深入基层一线,踏遍乡村社区、企业厂矿,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挥洒青春汗水。
“星星点灯”调研团
7月25日,机械工程学院“星星点灯”调研团走进淄博市淄川区东槐裕村,开展墙画绘制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命。为贴合乡村风貌与村民期待,团队提前一周围绕“乡村振兴”“田园生活”等主题构思设计,反复打磨草稿并与村书记沟通细节。活动当天,志愿者分工明确,调配颜料、勾勒轮廓、描绘细节,将金黄麦穗、憨态稻草人、层叠青山与农家小院等元素绘于墙面,让光秃墙面焕发活力。绘制过程中,村民驻足称赞,孩童围绕互动,展现出乡村与大学生的温暖联结。志愿者顶着烈日坚持工作,最终完成的墙画既保留乡村质朴,又洋溢蓬勃生机,美化了村容村貌。通过此次活动,大学生以专业技能助力乡村建设,不仅刷新乡村面貌,更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星光般为乡村振兴之路添光增彩,也让他们在付出中收获成长,深刻理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砼”心聚力黄河畔,“智”析脆弱生态链实践团
7月26日,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砼”心聚力黄河畔,“智”析脆弱生态链实践团赴山东省淄博市孝妇河湿地公园,开展黄河流域生态脆弱保护问题实地调研,以调查问卷与抽样调查法收集周边居民、游客一手反馈,为生态保护贡献智慧。调研聚焦生态保护认知、脆弱性成因及保护措施等核心问题,问卷设置“是否了解黄河流域生态脆弱性保护”“认为生态脆弱主因”“对湿地保护措施效果是否满意”等关键议题,既考察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也为分析生态治理成效提供参考。走访中,实践团成员走遍湿地公园,与居民、游客亲切交流。民众积极评价当地生态建设成果,称赞生态呈现自然和谐画卷,且参与保护意愿强烈。这些反馈体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的双向互动,反映出生态建设惠民生的实效及民众守护美好环境的共识。此次调研让实践团切实了解了孝妇河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状况与现存问题,为后续深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积累了丰富一线资料。


“薪火相传,麦田助教”实践团
7月26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薪火相传,麦田助教”实践团在淄博市张店区积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国学堂举办“齐小团”暑期学堂结课仪式,为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教学画上句号。房镇镇团委书记李政樑致辞,感谢实践团的辛勤付出,肯定孩子们的进步,期盼学堂持续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实践团队长分享了与孩子们相伴的难忘点滴,承诺延续“薪火相传”初心,让志愿服务在乡村教育中发光。现场播放了记录学堂30天历程的暖心视频,包括志愿者宣誓、孩子们折纸、观影、课业辅导等鲜活瞬间,打动了在场观众,掌声久久回荡。积家村村委会为每位学员颁发烫金“优秀学员”荣誉证书,肯定其勤奋,成为孩子们成长的里程碑。此次结课仪式是暑期公益教学的阶段性总结,彰显了志愿服务在乡村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青行红梦”实践团
7月16日,鲁泰纺织服装学院“青行红梦”实践团前往山东魏桥嘉嘉家纺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在企业负责人带领下深入生产车间,考察前端裁剪、缝制环节,观察自动化裁床通过数字化排版实现面料精准切割,了解其在减少原料损耗、提升生产效率中的作用,还与技术工人交流,掌握不同家纺产品缝制工艺标准及智能缝纫设备与人工操作的协同模式之后探访后端包装车间,重点了解产品质检与包装标准化流程,包括成品外观检验、尺寸核对、环保包装材料选用及装箱规范等质量管控要点,同时就生产环节效率优化、技术升级等问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团队成员表示会以此次调研为依托,梳理总结纺织企业生产运营经验,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好契合行业发展需求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