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厚底蕴,赓续红色血脉,8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稷语薪传”红色译行团成员赴山东省聊城市市东昌府区聊城革命烈士纪念堂开展专题研学活动,感受聊城革命前辈的爱国大义,感悟其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图1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对聊城革命烈士纪念堂进行了初步的调研与学习。聊城革命烈士纪念堂于2024年建成开放。实践团对纪念堂内的介绍板进行了细致的文本采集与翻译文本工作,丰富多语种语料库,确保跨语言传播的准确性与专业性,推动文化交流与知识互通。
跟随工作人员,实践团成员考察了烈士名录墙、重大事件展。烈士名录墙镌刻了14000余名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牺牲人员姓名。重大事件展通过场景复原与多媒体技术再现阳谷坡里农民暴动(1928年)、赵健民千里找党(1935年)等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工作人员讲解,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聊城市及周边地区人民奋力抗战的英勇事迹。
图2
在深入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还重点参观了英烈事迹厅,了解到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抗战事迹以及范筑先将军守土抗战殉国过程等,感悟到革命先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精神,为新时代推动红色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图3
在此次革命足迹探寻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参观以及文献浏览,系统了解了革命文化的雄壮与深厚,领会了其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内核。实践团成员的历史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并将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赓续红色文化血脉,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推动红色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撰稿:孟雨琦、连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