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北疆”实践团于8月15日在奈曼旗沙日塘社区点燃公益星火。实践团成员以国防教育课与“梦想家园”创意工坊为双翼,为各民族青少年铺就思政教育与民族团结实践课堂,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以青春之力浇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序曲:历史照进现实的国防课堂
恰逢日本无条件宣布战败80周年,国防教育成为活动最厚重的底色。当抗战影像中浮现“将同人民的命运融在一起”的宣言,实践团成员将革命战士舍生取义的故事娓娓道来,带领孩子们回顾那段硝烟弥漫又热血沸腾的历史。孩子们认真聆听,眼里满是对先烈的崇敬,也越发懂得当今海晏河清的生何等来之不易。“英雄不是课本里的名字,他们用生命保护了我们脚下的土地。”五年级学生的低语,道出草原少年对历史的敬畏。
深耕:画笔勾勒的梦想共同体
回顾过往,畅想未来。在“我的梦想家园”绘画手工环节,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畅想未来的幸福家园。孩子们热情高涨,他们手持画笔和手工材料,尽情描绘心中的理想家园:有的勾勒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的现代都市,有的描绘出充满田园风光、邻里和睦的乡村图景。大学生志愿者在一旁与孩子们交流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为梦想家园的实现、为建设祖国贡献青春力量。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成为工程师,建设更坚固的桥梁和房屋”“我要努力学习,用知识让家乡变得更美好”,稚嫩的话语中透露出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决心。
传承:浇灌民族团结的常青树
当马头琴旋律与汉族童谣在活动室共鸣,民族团结的根系正在欢笑中深植指着蒙古族伙伴的画纸雀跃:“他们的蒙古包旁有我的小花园!”活动尾声,各民族孩子手挽手齐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爱国、团结、奋进的种子在北疆沃土破土萌发。
这场跨越学龄段的实践,是“法润北疆”精神的青春续写:大学生俯身倾听牧区少年的梦想时,传递的是奉献的火炬;各民族孩子在共绘蓝图中读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量时,接续的是家国情怀的基因。最美的青春,终将绽放在初心不渝的接力路上。
文字来源:彭钰涵
图片来源:刘惜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