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北疆”实践团赴奈曼旗苇莲苏乡支教点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团委 发布时间:2025-08-15

8月14日,“法润北疆”实践团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乡支教点,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沂蒙精神宣讲、红色故事分享及集体舞蹈教学等形式,让当地青少年在一天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厚植家国情怀。

沂蒙精神宣讲:架起跨地域的精神桥梁

活动当天上午,实践团首先开展了沂蒙精神专题宣讲。实践团成员结合历史图片与文字资料,系统梳理了沂蒙精神的形成背景与核心内涵,生动讲述了沂蒙老区群众在革命年代拥军支前、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从红嫂们冒着生命危险照顾伤员,到乡亲们节衣缩食支援前线,一个个具体的故事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革命时期人们对党的信任、对国家的热爱是一样的。”实践团成员的话语引发了现场30余名孩子的共鸣。宣讲过程中,孩子们专注聆听,不时举手提问,对沂蒙老区的历史与现状表现出浓厚兴趣,眼神中满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 

红色故事分享:本土与外来的红色对话

午后的红色文化故事分享环节,成为一场跨越地域的红色交流盛宴。实践团成员率先登场,讲述了《小英雄雨来》《地道战》等广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还原了革命年代少年儿童的勇敢与担当,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体会到团结奋斗、不畏艰险的精神力量。

随后,当地孩子主动参与其中,分享了内蒙古大地上独有的红色记忆。有孩子讲述了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坚守岗位、保护集体财产的故事,用质朴的语言再现了姐妹俩与风雪搏斗的场景,让在场人员深切感受到草原儿女的坚韧与担当;还有孩子讲述了奈曼旗本地抗日志士的斗争事迹,从组织群众传递情报到开展游击战争,展现了家乡人民抗击侵略、保卫家园的英勇壮举。这些本土红色故事让实践团成员对边疆地区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孩子们对家乡的红色底蕴倍感自豪。

《爱我中华》舞蹈:用舞姿传递爱国情怀

为让红色教育更具生动性与参与感,实践团成员还带领孩子们学习了《爱我中华》集体舞蹈。教学中,实践团成员分解动作、示范要领,从基础的手势、步伐到整体的队形变换,耐心指导每一个细节。孩子们热情高涨,跟着节奏认真练习,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衫,却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

随着音乐响起,孩子们逐渐熟练掌握了舞蹈动作,从略显生涩到整齐划一,用灵动的舞姿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当最后一个动作定格时,支教点内响起了欢快的掌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此次一天的活动,虽时间紧凑却内容充实,不仅丰富了当地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搭建起了红色文化交流的桥梁。沂蒙精神与内蒙古本土红色文化在交融中绽放光彩,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生长,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宝贵的精神养分。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珍贵的文化交流之旅,未来将继续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的新方式,让更多边疆地区的青少年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

文字来源:刘彦彤

图片来源:刘惜惠 苟盛锦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