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青年学子在 “行走的思政课” 中感悟历史底蕴、传承文化根脉,7月28日至29日,山东理工大学红廉法韵实践团走进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与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在触摸历史印记中汲取精神养分,以青春力量激活千年齐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图1为成员们参观博物馆
一.探寻历史根脉,齐风古韵入心怀
实践团成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踏入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从 “稷下学宫” 的百家争鸣场景复原,到 “齐国称霸” 的青铜礼器阵列,从管仲 “相地而衰征” 的经济改革史料,到晏婴 “节俭力行” 的廉政典故,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画卷、一段段影像,生动再现了齐国 “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的繁荣景象,也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齐文化中 “变革、开放、务实、法治” 的精神内核。 在 “齐地法治文化” 专题展区,成员们驻足良久。从姜太公 “尊贤尚功” 的治国理念,到《法经》的历史渊源,再到齐国司法制度的演变历程,详实的文献记载与实物展品相互印证,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齐文化中法治思想的深厚积淀。
图2为成员们聆听讲解员讲解
二.创新传播形式,文化火种广传递
依托参观所学,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齐文化与新媒体传播深度融合,让古老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活力。他们以博物馆展品为原型,策划制作了 “齐文化廉政小故事” 系列短视频,用动画形式演绎晏婴辞封、田稷退金等经典典故,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后累计获得超 5 万次播放;开展 “齐文化知识进校园” 活动,通过 “成语接龙”“历史情景剧” 等互动形式,向当地中小学生讲解 “一鸣惊人”“老马识途” 等成语背后的齐国故事,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感受文化魅力。 此外,实践团还结合 “红廉” 主题,精选齐国历史中的廉政人物与法治案例,设计制作了 12 块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在社区、校园进行巡回展出。
图3为成员自行了解齐文化
三.深化实践感悟,青春担当勇践行
每日参观学习结束后,实践团都会组织 “文化传承座谈会”。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成员们围绕 “齐文化的当代价值”“青年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结合专业所学提出 “齐文化元素文创设计”“法治思想进校园实施方案” 等 10 余项实践构想。大家表示,不仅深化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更明晰了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担当。 “齐文化蕴含的改革精神、法治理念与廉洁思想,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高度契合。”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 “齐文化青春传播计划”,通过开展研学实践、开发教育课程、创作文创产品等方式,让齐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4为实践团在博物馆合影
作为山东理工大学 “三下乡” 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将历史文化学习与思政教育、专业实践相结合,既让青年学子在文化熏陶中坚定了文化自信,也为齐文化的传承传播注入了青春动能,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担当。
作者:张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