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在莱西经验中村支书如何发挥最大作用经验。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桑梓共兴”实践团一行走进青岛赵家疃村。在这个不大的村落里,“书记直播间”的吆喝声与加工车间的卤香味交织,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乡村振兴图景。而这背后,正是“莱西经验”中“党建引领、组织起来”理念的生动实践。
从“散户小作坊”到“产业共同体”:组织起来才有力
刚进赵家疃村,实践团就被统一规划的加工区吸引。以往村民零散加工猪下货,卫生没保障、价格上不去,如今在村党组织牵头下,12家散户抱团成立合作社,从原料采购到包装销售全链条标准化。墙上“四个合格”标语旁,“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流程图格外醒目——这正是“莱西经验”“组织起来兴产业”的精髓:把分散的农户聚成“发展共同体”,让小特产有了大格局。
书记当主播:党建红成了“流量密码”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赵家疃的猪下货,当天卤制当天发,我以村书记的名义担保品质!”在村服务站的“书记直播间”,村党组织书记正对着镜头推介产品。背景墙上“廉洁 正气 为民 敬业”八个字,成了最亮眼的“信任背书”。 这个由村党组织打造的直播间,单场最高能卖出上千份产品。“网友认的不是我这个人,是‘党组织担保’这四个字。”书记坦言。而这背后,是村党组织多年攒下的口碑——从解决村民饮水难题到帮农户找销路,一件件实事让“党建红”成了比流量更硬的“招牌”。这恰是“莱西经验”的延伸:党建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能帮村民把产品卖出去的实在力量。
为什么是赵家疃?莱西经验给出答案
实践团成员在调研中发现,赵家疃的秘诀就藏在“莱西经验”里:组织力就是生产力:党组织牵头整合加工户,解决“散”的问题;公信力就是竞争力:书记直播带货,把党组织的公信力转化为产品的市场力;凝聚力就是发展力:从制定标准到开拓市场,党员带头干、村民跟着上,形成良性循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村民组织起来,再小的产业也能走出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