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8 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 齐志齐愿 —— “齐韵探源” 实践服务队走进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开展以 “解码齐文化基因,探寻传承新路径”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方式,深入挖掘齐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
文物无言诉春秋 细节之中见真章
展厅内,队员们沿着 “先齐文明 — 西周齐国 — 春秋齐国 — 战国齐国” 的脉络缓步前行。在春秋齐国展区,一件刻有 “齐侯作盂” 铭文的青铜盂前,两人俯身观察器身蟠螭纹的走向,一人查阅手机里的史料记载,轻声探讨纹饰背后的等级制度;战国临淄城复原模型前,队员们围着沙盘,用手指勾勒城郭、水道的分布,对比《管子》中 “因天材,就地利” 的记载,记录下都城规划中体现的务实思想。
专题学习悟精髓 共话传承新思路
在博物馆的专题学习区,队员们在齐文化典籍展架旁,翻阅《管子》《晏子春秋》等典籍的白话译本,重点标记 “相地而衰征”“尊贤尚功” 等体现齐文化特质的篇章。大家结合展厅文物,就 “经济政策与齐地繁荣的关联” 展开讨论,有人提到:“管仲的‘轻重之术’放到今天,仍能看出对市场规律的深刻把握。”
此次活动让队员们在典籍与文物的互证中,深化了对 “务实创新、兼容并蓄” 齐文化精神的理解。实践队表示,将把调研所得整理成图文手册,为齐文化传播提供青年视角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