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鲁文化,传承廉韵情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团委 发布时间:2025-07-26

为引导广大青年在“行走的思政课” 中学思悟践,7 月 25 日至 7 月 26 日,山东理工大学“红廉法韵” 实践团前往山东曲阜,走进孔府、孔庙、孔林,开展学习与传承鲁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穿梭于历史古迹之间,感悟鲁文化的深厚内涵,将传统文化与廉政教育相结合,为传承和弘扬鲁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1 实践团成员在孔府前合照

一.感悟文化精髓,鲁韵传承在行动

7月2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心,首先踏入孔府。孔府以“诗礼传家” 祖训闻名,内宅门壁画《戒贪图》寓意深刻,神兽 “贪” 因贪欲过盛坠海,警示着后人 “贪而不止,必遭其殃”。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刻体会到孔氏家族传承千年的廉政理念与家风家训。此外,“冷板凳” 遗址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孔氏家族严守家规、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实践团成员将所学所感铭记于心,立志把鲁文化中的廉洁基因传承下去,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在孔庙,成员们漫步于古柏参天、碑刻林立的庙宇中,感受着儒家文化的庄重与神圣。在杏坛下,大家聆听了讲解员对孔子求知、教育理念的讲解,从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中汲取到了求学奋进的力量。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圣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参观,深入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精髓,进一步坚定了传承鲁文化的决心。

2 孔府照片

二.聚焦廉政教育,文化力量在浸润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孔林,这里不仅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安息之地,更是儒家文化传承的象征。漫步其间,成员们体悟到了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他们结合廉政教育,思考着儒家文化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与当代廉政建设的联系。儒家强调的“政者正也”,与当今廉政理念一脉相承,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鲁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是当代廉政建设的重要文化根基。

实践团还前往孔庙,在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古建筑群中,既探寻鲁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系统梳理儒家廉政思想脉络。漫步于棂星门、大成门等建筑间,成员们细细端详雕刻纹饰与建筑规制,从古朴庄重的风格里,感受鲁文化中“礼序乾坤” 的秩序理念;驻足于碑林前,品读历代文人雅士的题刻,从字里行间体悟鲁地 “崇文重教” 的风尚。 孔庙中留存的历代清廉官员题写的碑记、记载孔氏族人恪守礼制的祭祀典仪文献等,不仅直观展现了儒家 “公廉”“明礼” 的实践智慧,更让实践团深切体会到鲁文化中 “守正持廉” 传统的源远流长,让廉政教育与鲁文化学习相互交融,更加生动具体。

3 成员认真学习廉政教育

三.持续自我提升,青春担当被激发

每日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都会组织交流讨论。成员们围绕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交流,分享自己对鲁文化和廉政教育的理解,针对如何更好地传承鲁文化、将廉政思想融入现代生活等问题探讨对策。在交流中,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对鲁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也更加强烈。成员们也积极学习理论课程,学习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论述成员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强化青年学子传承鲁文化、投身廉政建设的理想信念。通过学习,成员们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与担当。

4 成员在孔府学习鲁文化

此次前往孔府、孔庙、孔林的实践活动,让“红廉法韵” 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丰。他们在实践中感悟鲁文化的魅力,将鲁文化与廉政教育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也为传承和弘扬鲁文化、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注入了青春动能。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秉承传承文化的初心,努力传承与发扬鲁文化。

作者:张子晗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