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成员创新采用多维度教学方法,以色彩鲜明、场景真实的PPT课件为基础,精选厨房刀具、家用电器、药品、细小尖锐物品及清洁剂等常见居家物品图片与短视频案例进行深度讲解。内容严谨,区分清晰——不仅明确指出了哪些物品因其锋利性、带电特性、毒性或易燃易爆属性而构成风险,更科学剖析了错误操作,如湿手触碰电器、模仿成人用药、随意把玩打火机或高温容器可能引发的灼伤、触电、中毒、割伤等严重后果。为了深化认知,成员们特别设计了“安全隐患放大镜”互动环节,孩子们分组分析模拟家庭场景图片,争相指出图中隐藏的危险物品和不当行为,认知盲区在协作中逐一显影。
理论学习之外,实践团尤其重视实操性安全行为规范的培养。课程核心围绕“如何应对”展开,提炼出简明口诀:“锋利电器我不碰,药品告知大人用,细小物品防误咽,陌生物品要问清”。这些口诀易记上口,有效引导儿童建立基础避险逻辑。针对不同危险源,成员们分步骤演示了具体避险方法,如发现同伴误触带电物体,强调第一时间呼救并告知大人,绝对禁止徒手施救;遭遇陌生液体或食品,坚持“不闻不尝先报告”原则;尖锐物品传递强调握柄朝外。同时,传授了紧急联络求助的基本规范,发放了《家庭危险物品识别与应对指南》宣传单页,供孩子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巩固。
此次“辨析生活中危险的物品”安全主题教育,以系统知识普及和沉浸场景实践,显著提升了儿童的风险洞察力与规避能力。“鲁约笃行”实践团深刻践行了“笃行致远”的理念,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知危险、会避险”的安全种子,提升了核心防护能力,还进一步推动了家庭与社区对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网络的共同关注与建设。
作者:陈诗雨李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