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淄博文化根脉,感悟匠心传承,7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红韵青年实践团奔赴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千年陶琉艺术的光影流转中,开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匠心共鸣的文化探寻之旅。
琉璃馆正门前,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志愿红装整齐列队,团旗与实践队旗交相辉映。镜头定格瞬间,青春的朝气与陶琉文化的厚重形成奇妙呼应,为这场文化探寻之旅揭开庄重序幕。
踏入展馆,“淄博古窑,薪火永续”主题展板率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成员们围站在展板前,认真聆听讲解:从新石器时代粗陶的星火初燃,到唐宋琉璃的流光溢彩;从北朝青釉莲花尊的传世惊艳,到当代“五朵金花”的创新盛放……千年窑火传承的脉络,在文字与画面中徐徐展开。“原来淄博陶琉史,就是一部工艺迭代的奋斗史!”成员们轻声感叹,历史的温度透过展板直抵心底
带着对陶琉历史的初步认知,实践团深入古陶瓷展厅。陈列架上的展品宛如时光长廊中起舞的阵列:新石器陶罐朴拙大气,见证着先民对“土与火”的最初探索;北朝青釉莲花尊莲瓣层叠,尽显魏晋风雅与制瓷巅峰水准;宋代雨点釉“银星密布”,黑釉瓷的极致美学令人称奇……当讲解揭秘“镇馆之宝”的烧制故事时,成员们纷纷凑近展柜,细察釉色流动与工艺细节,无不惊叹于古人“水火相济”的智慧。
参观途中,实践团成员不时驻足讨论:从传统器型的文化寓意,到现代文创的时尚表达;从博物馆的VR剧场,到DIY工坊的动手体验……古老陶琉不仅是“历史陈列”,更以科技赋能、互动体验的形式,成为“活态传承”的样本——这一发现,让成员们对“文化创新”有了更鲜活的理解。
此次探馆之行,是红韵青年实践团“文化寻根”的重要一站。成员们表示:陶琉艺术里藏着淄博的文化基因,从窑火传承到创新破圈,匠人们的坚守与突破,正是青春奋斗的精神范本。未来,实践团将以“讲好陶琉故事”为切口,挖掘文化背后的匠心精神,传播淄博文化魅力,让千年窑火在青春实践中持续发光发热,书写山理工青年的文化担当。
作者:李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