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榜样足迹、感悟初心使命,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的焦裕禄精神内核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红韵青年实践团走进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志愿服装,在纪念馆前整齐列队。团旗与实践团旗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员们神情肃穆,为本次研学活动奠定庄重而崇敬的基调。
踏入纪念馆,一尊焦裕禄同志的半身雕塑率先映入眼帘。雕塑中的他目光坚毅、神情质朴,仿佛正凝视着这片他曾奋斗过的土地。实践团成员有序列队,在焦裕禄同志塑像前,以鲜艳团旗、实践队旗为衬,定格青春身影。
实践团成员沿着“苦难童年”“投身革命”“兰考治沙”“精神永存”等展区缓缓前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生动还原了焦裕禄同志的一生:从少年时期的艰辛磨难到投身革命的坚定抉择,从在兰考带领群众治沙、治水、治碱的奋斗历程,到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的无私奉献。
在“精神传承”展区,实践团成员认真研读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展:从兰 考脱贫攻坚的显著成就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党员干部传承“三股劲”(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到青年一代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让大家深刻理解到:焦裕禄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指引当下的精神灯塔。“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475天,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焦裕禄精神展厅前,山东理工大学“红韵青年”实践团成员手举队旗,与“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标语同框。这一抹青春红,将把焦裕禄精神融入实践,以行动传承信仰,让红色基因在“三下乡”征程中熠熠闪光。
此次走进焦裕禄纪念馆,是红韵青年实践团“三下乡”活动的重要一课。通过与历史对话、与榜样同行,实践团成员不仅深化了对党的宗旨的理解,更在心中播下了“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之国”的种子。同学们将以此次研学为起点,把焦裕禄精神中的“初心力量”“奋斗力量”“奉献力量”融入后续社会实践,在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一线岗位中践行“红韵青年”的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山理工人的青春答卷,让焦裕禄精神在青春奋斗中绽放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