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生态在线”实践团一行继续深入河南省信阳市再访信阳超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与负责人万学忠围绕行业现状、民生福祉等问题展开交流。
“图纸上的知识永远只是图纸上的,我们绝不能从办公室‘走’到车间去指点江山。”万学忠说到,“必须反过来,从车间‘走’向办公室——只有真正摸过材料、看过工艺、懂得工人如何操作,才知道该如何设计、管理和决策。”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我们党对广大干部的谆谆告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是设计一扇窗,还是制定一项政策,真正的智慧与生命力永远根植于实践沃土。办公室里的闭门造车,终将如无根浮萍,而深入车间、扎根一线,才能让决策如大树枝繁叶茂,真正通达民心、惠及民生。
“让全国百姓都能‘放心开窗’,这不只是行业愿望,更是国家实力水到渠成的体现。”万学忠指着展厅内的框架模型说道。从基础材料的科技突破,到制造装备的迭代升级,再到日益严苛的环保安全标准——一扇“放心窗”背后,是国家综合国力在材料科学、精密制造、绿色标准等领域的厚积薄发。正是这种强大的支撑,让千家万户的“开窗自由”从理想走向现实。
谈及公司为何选择广东的厂商进行合作,张强将目光投向南方。“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商扎根广东,”他解释道,“这里是现代窗框技术的摇篮,产业链高度成熟——技术硬、材料优、成本竞争力强,是无可争议的‘黄金链’。”万学忠并不满足于简单的采购转销,他们将广东的优质型材运回本地,依据北方气候特点和用户需求进行精细化二次加工,赋予产品更强的地域适配性。同时,他们积极联动本地玻璃深加工等配套企业,构建起以高品质窗框为核心的“本地化集成生态圈”,既降本增效,也惠及区域产业链伙伴。
万学忠的“车间—办公室”之路,生动诠释了“实践出真知”的朴素哲理。它呼应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治理智慧,也映射着国家实力托举下民生福祉的不断提升。当千千万万的企业决策者愿意沉下身子、扎根一线,当“放心开窗”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图景,这背后,既是企业务实创新的成长密码,更是一个大国笃行致远的坚实足音。
此次走访信阳超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不仅是一次深度的产业调研,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实践课。实践团以“一扇玻璃”为窗,洞察了技术创新如何精准滴灌民生需求、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路径;以坦诚对话为桥,明晰了当前产业发展的坐标方位与奋楫前行的攻坚方向;更以企业家的殷切寄语为灯,照亮了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时代洪流、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生态在线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认知与思考,继续探索之旅,将“技术为民”的理念内化于心,将“知行合一”的要求外化于行,努力以青春之智、实践之笔,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的广阔天地间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答卷。
作者:贾淳郁 魏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