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战略部署,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7 月 18 日下午“数筑河川,智维安澜”实践团前往德州市明月湖、长河公园开展水利状况实地考察。
实践团到达明月湖,随后展开系统性的现场勘查。水体透明度高,水下水生植物的形态轮廓清晰可辨;水质无异味,水面清洁,未发现油污、泡沫等各类漂浮污染物,整体呈现良好的水环境状态。经现场勘察核实,湖岸周边管理规范有序:沿线未发现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现象,未排查出污染物直排痕迹,且周边区域无大型工厂等潜在污染源,整体呈现出严格管控、生态优先的治理态势。实践团实地观察发现,明月湖水体中存在丰富的水生生物:除可见鱼类游动外,近岸水域能观察到螺类附着于水生植物叶片,湖区内亦留有鸭类等水禽活动的痕迹。这些现象充分表明,明月湖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与周边生态系统形成了协调共生的良好态势。
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水质情况
随后,实践团前往德州长河公园继续进行调研工作,沿着预设的观测路线展开系统性勘查。团队专业成员靠近岸边水体,对其进行多维度观测,详细记录水体清澈度、流动性及水面漂浮物情况,并采集水样用于后续水质检测。观察发现该水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水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此外,观察河岸带植被,发现除常见草本植物外,柳树、芦苇等乡土植物沿湖分布,且生长态势良好,它们的根系在稳固岸坡的同时,也为水域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缓冲屏障。
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水域生态
经过此次考察,团队成员发现,这两处考察地点周边分布着大量休闲娱乐设施,且与生态环境形成了有机融合。这些休闲设施的布局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需求,所有水利设备均避开了水生植被密集区和鸟类栖息带,设施周边设置了 “爱护水生态”“禁止向河道抛投杂物” 等提示牌,并且未发现因市民使用设施而导致的植被破坏或垃圾污染现象。市民在使用健身器材、休憩聊天时,既能亲近自然生态,又自觉维护环境整洁,生动体现了生态保护与生活休闲的协调统一,为流域综合治理中 “人水和谐” 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数据。
实践团成员在“世纪风”雕塑前合影留念
此次实践调研,是青年学子近距离触摸水利生态脉搏的生动实践。从明月湖到长河公园,用脚步丈量水域生态,以专业视角观察水生动植物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既见证了水利生态保护的成果,也深化了对 “人水和谐” 理念的理解。
作者:谢可塑张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