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沂风溯源”调研团开展 “史脉寻踪 科创探新”主题活动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团委 发布时间:2025-07-21

         为响应文化强国战略与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引,“沂风溯源”调研团踏上了意义非凡的征程。716日上午,参加“三下乡”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蒙阴县,先后参观了县博物馆和县科技馆。蒙阴是革命老区,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革命时期的文物、照片和文献,志愿者们认真观看展品,听讲解了解当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感受老一辈革命者的奋斗精神与红色情怀。随后,志愿者们到科技馆参观,通过互动展品了解蒙阴近年科技发展成果。大家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直观认识到红色精神的内涵,明白传承红色基因对推动发展的意义,将把感悟融入后续实践中。  

图为“沂风溯源”调研团在蒙阴县纪念馆门口纪念合影

       “沂风溯源”调研团的成员们,在蒙阴县博物馆台阶前整齐列队,蓝底队旗舒展。快门落下,合影定格——这张照片既是实践留念,也敲响当日红色文化调研的开场铃。众人放下手机,拾级而上,转身踏入馆内,开启对沂蒙历史脉络的探寻 。

图为“沂风溯源” 调研团成员专注凝视县城迁徙模型。

     “沂风溯源”调研团驻足蒙阴县博物馆展厅,讲解员指向县城迁徙模型,讲解四次迁址脉络。队员们俯身观察微缩建筑,目光扫过墙上泛黄地图,在问答间拼凑蒙阴历史轮廓,让静态展陈里的岁月,随讲解流淌成可触的过往。

图为“沂风溯源” 调研团成员专注使用数字化辅助理解文物的设备。

    “沂风溯源”调研团驻足蒙阴县博物馆数字化展厅,目光聚焦大屏上的文物数字展。有人抬手点指器物,众人凑近观察,斑驳纹路在屏幕里清晰呈现。千年文物借数字化重组,志愿者们在滑动、缩放的互动中,触摸蒙阴历史的数字化脉络 。

图为“沂风溯源” 调研团成员使用球形装置。

         在蒙阴县科技馆,志愿者们接触的互动展品、5G通信演示,显露出科技与红色基因结合的轨迹。未来,这样的融合或许会走得更远。大数据技术或能系统整理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故事,通过智能终端推送给不同群体,让老人的记忆、年轻人的探寻在数据链上相遇。

         当下科技馆里的技术探索,正是未来红色科技的起点——让红色历史不再仅存于文字和展品中,而是借科技变得可感、可参与,让革命老区的精神火种,在数字时代烧得更旺。

         此次博物馆和科技馆之行,让志愿者们直观了解当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深切感受老一辈革命者的奋斗精神与红色情怀,认识到红色精神的内涵。蒙阴作为革命老区,博物馆内大量革命时期的文物、照片和文献,而科技馆则让调研团成员们看到红色基因推动下的科技发展成果,明白传承红色基因对推动发展的意义。据悉,“沂风溯源”实践团后续还将走进更多沂蒙革命老区,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记录、宣讲分享等形式,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邢嘉轩 李坤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