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通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发案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鲁约笃行”实践团于7月16日精心组织并开展了“全民反诈、守护安宁”主题宣传课堂。此次活动突破传统说教模式,以生动、趣味、互动为核心,运用情景模拟、动画短片、互动问答等形式,将复杂难懂的诈骗知识转化为易于青少年理解的趣味内容,在轻松氛围中种下识诈防诈的“安全种子”。
聚焦“网事”:精准解析青少年常见陷阱
此次课堂紧贴儿童日常生活与网络使用习惯,重点剖析了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高发诈骗类型。实践团成员利用精心制作的卡通图文展板和情景短剧,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游戏装备皮肤免费送”、“追星打榜中奖诈骗”、“冒充同学好友借钱”、“扫码领福利陷阱”及“网络刷单返利诱惑”等陷阱的惯用伎俩和幕后逻辑。课堂强调“个人信息是宝藏,绝不轻易示人”的基本原则,并传授孩子们应对突发情况的“三要三不”口诀:遇诱饵要冷静、要核实、要告知家长;不轻信陌生人、不点击可疑链接、不泄露验证码。课程内容注重结合真实改编案例,强化教育的警示性与代入感。
多元互动:沉浸体验提升应变能力
为最大程度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课堂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沉浸式体验环节。在“我是反诈小卫士”情景模拟区,孩子们轮番扮演“小警察”、“家长”和“潜在受害者”,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模拟遭遇诱骗时的正确应对流程,练习如何有效求助和拒绝诱导。“反诈知识大转盘”和“识破谎言来找茬”等游戏环节寓教于乐,孩子们在竞答与寻找破绽的过程中,牢固记忆反诈要点。活动还特别编排了朗朗上口的反诈儿歌与手指谣,便于低龄儿童记忆掌握。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增强其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是社区治理的应有之义与长远之策。此次反诈小课堂反响热烈,不仅填补了孩子在诈骗防范知识上的空白,也有效提升了亲子沟通应对风险的能力。“鲁约笃行”实践团成员将持续深耕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体系,织牢织密儿童安全成长防护网,共同守护孩子们纯净健康的成长环境。
作者:陈诗雨 李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