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芒成阳”实践团走进临淄民生热线: 以青春之力探寻为民服务的温度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团委 发布时间:2025-07-16

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715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微芒成阳社会实践团走进淄博市临淄区民生热线服务中心,零距离体验基层社会治理实务。由微芒成阳实践团负责人肖嘉易带队,实践团共计8名成员参与,实践团通过观摩热线运作、访谈一线社工、研讨典型个案等多元形式,亲身感受热线背后的民情温度,深入了解基层社工服务模式,探寻新时代社会工作与智慧治理的交汇之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临淄区民生热线服务中心合影)

在热线中心负责人亓艳红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走进热线办公区、展示走廊,认真翻阅典型案例档案和服务流程资料,详细了解热线热线接听转介联动个案处理跟踪回访的运行模式。从孤寡老人的上门探访,到社区居民情绪疏导,从政策咨询的耐心解答,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成员们感受到每一个热线回应背后,蕴含的是把小事当大事办的责任情怀。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摩服务热线工作)

热线不是冷冰冰的传声筒,而是联系民心的温情纽带。热心大姐的服务故事展示墙前,成员们展开热烈讨论。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智能系统广泛应用,社会治理愈加精准高效,但技术之外更需人的温度。正如实践成员所感,真正的公共服务,始终离不开一颗将心比心的初心。

在随后召开的社工+志愿者协同服务模式座谈会上,热线中心负责人亓艳红详细讲述了临淄区市民热线从传统纸质记录到智能数据平台的演变历程。她指出,热线服务的变革不仅体现在工具升级,更体现为理念转变——回应诉求走向主动治理,从孤军作战迈向多元协同,并坦言到,真正的进步往往不是轰轰烈烈的突破,而是千百次琐碎事务中的坚持与优化。

(图为热线中心负责人亓艳红和实践团成员开展“社工+志愿者”模式交流会)

在热线中心会议室,团队成员围绕一份典型热线个案策划表开展专题研讨,从服务流程、情绪识别、资源链接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与探讨。实践团负责人肖嘉易表示:社会工作既需制度理性,也需人文关怀。今天的调研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基层治理的复杂性,也看到了青年专业所学可以发挥的空间。

此次临淄之行,是微芒成阳社会实践团深化专业服务基层理念的重要一站。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进一步拓宽社会观察的视野,提升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以青年之力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图为开展“社工+志愿者”模式交流会后合影)

作者:赵学涛 逄雅心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