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社区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破除对人工智能和编程语言的陌生感,激发科学探索兴趣。7月16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在岩外”社会实践团于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怡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特别的科技课,把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搬进了“怡”起成长公益课堂。
上午,实践团成员米世悦首先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并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随后,实践团成员们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区别和人工智能的历史,到机器学习的相关知识和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为孩子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工智能的面貌。在讲课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热情邀请孩子们上台在电脑上画出心中所想,并用人工智能对其所画事物进行识别,孩子们积极举手参与,现场互动频繁,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与欢笑声,大家在亲身体验中切实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奇妙之处。
下午,实践团给同学们讲述了程序和C++编程的相关原理和内容。成员潘浩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引出程序的相关原理,让枯燥乏味的程序代码更容易理解,学生们听得专注,不时点头回应,主动提出疑问,在互动中逐渐明白其中的奥秘。实践团成员李浩斐选择从实际生活出发,选取了《舞狮少年2》中的相关片段,给同学们讲述数字媒体、3D建模在影视中都是由计算机中一个一个程序构成的,孩子们看得投入,踊跃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揭开了人工智能与编程的神秘面纱,播撒下科学探索的种子,更搭建起高校学子理论赋能实践的成长平台,在双向互动中锤炼了青年学子的科普传播能力与社会服务担当,为推动科技普惠、培育未来创新力量注入了青春动能。
作者:楚凡 韩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