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鲁约笃行”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花留庄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查拳”支教活动。在一天的时间里,实践团以生动的教学形式、系统的训练方法,带领社区青少年走近这一承载着鲁西地区武术精神的非遗瑰宝,让传统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非遗查拳:鲁西武术文化的活态传承
查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山东,尤以鲁西地区为盛。其技法以刚柔并济、攻防兼备著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2008年,查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武术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查拳的传承面临断层危机。此次实践团的行动,正是以青年学子之力,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新动力。
实践团教学:系统化课程与沉浸式体验
教学过程中,实践团采取“理论讲解+实践演练”双轨模式。课程从查拳历史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籍文献、武术影像,让孩子们理解技法背后的哲学思想;随后分组训练,从抱腰等基础功法入手,逐步过渡到组合套路。
社区反响:文化认同与成长蜕变
活动期间,孩子们从最初的怯生到逐渐放开,最后能自信展示所学成果。孩子的一个家长感慨道:“孩子们学查拳后,不仅身体更结实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尤其是那种‘精气神’,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滋养。”
青年担当:以行动诠释文化自信
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思维。负责人李庆雪在活动总结中谈到:“非遗传承不应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要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我们希望通过教授查拳,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武术的实用价值,同时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通过此次查拳非遗文化的主题教学互动,社区青少年们不仅习得了查拳的一招一式,更建立了深层的文化认同感,让沉寂的查拳血脉重新强劲搏动。前方路长,实践团将继续肩负使命,深耕乡村非遗沃土,拓展查拳传承路径,为更多沉睡的乡村文化遗产注入新生的力量。
作者:徐林霖 于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