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淄博稷下实验学校,用“影视普法”助力“七彩假期”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团委 发布时间:2025-07-15

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在淄博稷下实验学校开展了以“知法守法用法,做法律明白人”为主题的普法课堂。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影视案例+情景互动+文化体验”模式,以热播剧《无尽的尽头》为切入点,实践团成员朱雪菲为在场中学生带来了一堂沉浸式法治教育课。

 图为稷下实验学校同学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

课堂伊始,在实践团成员朱雪菲的引领下,同学们通过《无尽的尽头》的片段开启了一场普法之旅。朱雪菲以此为契机引导同学们讨论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自然过渡到本次活动的两条主线“沐‘未保法’之光,护青春无恙”和“循‘预防法’之轨,砺少年品行”,带领同学们学习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两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朱雪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发,点明了只有当未成年人身处法律红线内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系统讲解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基本权利,强调“未成年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家庭背景、身心健康等受到歧视”。结合少年杀人案里角色遭遇校园欺凌的情节,朱雪菲对照法律条文解析“学生欺凌”的法律定义——“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人身伤害或精神损害的行为”,并列举“言语威胁、社交排斥、网络诽谤”等隐形欺凌形式,让学生们直观认识到欺凌行为的法律边界与危害后果。

朱雪菲通过提醒同学们在避免成为被害者的同时,更要避免成为犯罪主体,从而自然引出第二条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点明了当未成年人脚踏法律红线甚至逾越红线时不会再受到法律保护。这一环节朱雪菲将重点放在预防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上,以纵火案为例,讲述了未成年人纵火的法律责任,明确刑事责任年龄,引导同学们认识哪些行为可能会触碰法律红线。朱雪菲倡议同学们争做守法少年,明辨是非界限,用行动践行守法承诺。

 

图为朱雪菲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如何防范欺凌” 

图为朱雪菲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少女纵火案”

最后,朱雪菲对两条主线进行整合升华,通过趣味问答,引导同学们加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认知,并通过介绍“法”字的演变,让同学们上台书写不同时代的“法”,强调法律在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让同学们遇事找法,遇事靠法。

 

图为朱雪菲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展开互动问答

 

图为朱雪菲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法’字的演变”

 图为淄博稷下实验学校同学在课堂上用毛笔写“法”字

文字来源:朱雪菲

图片来源:董家铭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