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鲁约笃行”实践团赴冠县开展趣味汉字课堂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要部署,积极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鲁约笃行”实践团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清泉街道花留庄社区开展“点亮社区儿童文化之光”趣味汉字课堂。本次活动以“开展趣味汉字教学,弘扬中国汉字文化”为主题,通过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汉字课。

溯汉字起源,讲汉字演变

课堂伊始,实践团成员采用了循序渐进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从汉字的起源入手,以生动形象的故事为引,讲述汉字如何从古老的象形符号逐渐演变成为如今规整的方块字。这不仅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使当地儿童了解到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同时还使他们理解了汉字背后的意义。

与生活结合,展趣味课堂

在笔画教学环节,实践团成员更是一丝不苟。她一笔一划地在屏幕上示范,强调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要点。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老师还巧妙地将笔画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变”字时,老师说上面的“亦”就像一个人张开双臂,下面的“又”如同一只小手,寓意着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变化。这种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笔画顺序,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规范姿势,书规范汉字

在书写规范方面,实践团成员更是下足了功夫。她亲自走到孩子们中间,耐心地纠正每一个孩子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边轻声提醒,一边帮助孩子们调整状态。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地在纸上书写着每一个汉字,尽管有些字迹还稍显稚嫩,但那份认真与专注却让人动容。

 

创新型互动,创趣味课堂

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让整个活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纷纷举起小手,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孩子还能举一反三,根据刚刚学到的汉字知识,说出与之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在互动游戏环节,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汉字接龙”比赛,孩子们你追我赶,绞尽脑汁地想出以规定汉字为开头的新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使孩子们认识了新汉字的同时,又激起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鲁约笃行”实践团以创新型的互动课堂,在孩子们内心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照亮了社区儿童的文化成长之路。未来,实践团成员将以更加创新的互动课堂,继续播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张瑞超陈诗雨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