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圣府清风 传承儒家廉韵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团委 发布时间:2025-07-13

710日,山东理工大学“红廉法韵”社会实践团先后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和孔子博物馆,开展以探寻儒家廉政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及其时代价值。

当日上午,实践团首先来到孔府。在古柏森森的院落中,成员们实地探寻这座千年府第的廉政文化基因。穿过重光门,大家先来到孔府大堂,聆听讲解员介绍明清时期衍圣公在此处理政务、整饬家风的历史。“戒贪图”照壁上的明代壁画,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诠释“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的深刻寓意,让成员们深受警示。在前上房院落的官箴碑前,大家驻足研读“清、慎、勤”的为官箴言,感受儒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随后,实践团来到后堂楼展室,重点考察了孔府档案中记载的廉政故事。从《孔府档案》里的“四氏学”教育体系,到《孔子世家谱》传承的家规家训,再到历代衍圣公“食不重味,衣不重彩”的简朴生活,这些珍贵史料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诗礼传家”背后的廉洁精神。成员们还积极讨论《论语》中“见利思义”“欲而不贪”等经典论述的现实意义。

下午,实践团赴孔子博物馆开展专题研学。在庄重典雅的展馆内,大家通过文物展陈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考察儒家文化中的廉政思想体系。在核心展区“孔子为政”单元,成员们集体观看“孔子圣迹图”多媒体展项,深入探讨“为政以德”治国方略的现代意义;在“诛少正卯”历史场景复原前,结合展板资料展开小组讨论,分析“举直错诸枉”用人原则的当代价值。

在“孔府珍藏”展区,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有的研读孔氏家训碑刻,有的记录官箴文献,通过集体分享交流,全面把握儒家“诗礼传家”传统中的廉政要求。这里展出的明代《孔氏族谱》、清代《孔府家规》等珍贵文献,以及记载孔府历代官员廉洁事迹的档案文书,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在“金声玉振”主题展厅,成员们体验了沉浸式剧场,就《论语》中“见利思义”“欲而不贪”等廉政格言展开深入研讨。大家还通过VR技术“穿越”到春秋时期,亲身体验孔子讲授“见利思义”廉政思想的场景。互动体验区的“廉政知识擂台”活动,以趣味竞赛形式加深了大家对儒家廉政格言的理解。

此次研学活动让实践团成员系统认识了儒家廉政文化。大家表示,孔府和孔子博物馆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廉政智慧对当代廉政教育和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打造“儒家廉政文化讲堂”,运用新媒体技术活化传统文化资源,创新传播方式,让沉淀千年的廉政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贡献青春力量。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