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学院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结合学院特色,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专项活动为重点,组建实践队伍102支,共计815人奔赴省内外79个地市开展实践活动。
“田埂跳动”实践团
为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精神,来自农机、能源、工设等专业的21名学生组成了“田埂跳动”实践团,历时21天前往山东淄博禾丰科技小院、山东临淄设施蔬菜科技小院、山东河东无人水稻科技小院、山东无棣棉花科技小院等地,充分发扬青年人“自找苦吃”的精神,实地观察记录农作物种植栽培过程,零距离接触智能农机装备,探究“耕—种—管—收”智能化升级新路径,学习生态无人农场新模式。实践团成员就实践开展情况与清华大学、临沂大学等高校实践团成员展开深入交流。同时,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向周边村民宣传了耕作知识、推广了智能农业装备,发挥了科技小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农工先锋”实践团
“红”“绿”相映振兴路,调研试验助农富。“农工先锋”实践团前往尖洼村、知青农场两地开展动物粪便联合还田调研与试验,在蜜桃交易市场就蜜桃产业发展、动物粪便联合桃木还田开展调研,采用态势分析方法对蒙阴地区提出“特色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同时,实践团与知青农场负责人展开了农业科技交流座谈会、前往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展开了交流学习,并开展了为期12天的蜜桃采摘、葡萄掐尖等无偿助农活动,设计文化IP形象——“蜜桃桃”和“青圆圆”,绘制了独具特色的乡风文化墙绘,让民居墙绘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农工之星”社会实践团
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农工之星”社会实践团前往青州市高柳镇西水渠村好氧堆肥实践基地,走访好氧堆肥加工车间、农业大棚以及农户家进行调研,探索农业废弃物“好氧堆肥”处理新模式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实践团深入西水渠村农业检测中心,进行土壤有机构成的检测实验,充分证明好氧堆肥的土壤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实践团前往济宁市梁山县黄河滩区开展农业废弃物有机质还田实验,前往东平现代农业展馆、泉灵酒庄、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并向当地相关部门提出“可复制的带动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好氧堆肥发展新模式”。
燎原实践团
燎原实践团赴泰安市新泰市龙廷镇,踏寻红色足迹,挖掘红色记忆,学习红色文化,按照“1+4+N”的实践思路,重走1条红色精品路线,走访掌平洼村、老瓜峪村、龙溪庄村、太公峪村4个村庄,以龙廷镇尚志庄希望小学、济南市莱芜战役纪念馆等为实践课堂。实践中,实践团采访了“烈士守墓人”王青娥老人,在龙廷镇尚志庄希望小学开展了“二十大精神引领红色龙廷”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红色精神,传递红色火种,增强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202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共组建了165支队伍,共计1163人次奔赴省内外各地展开实地调研。实践过程中,各实践团积极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全身心投入开展实地调研,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基层、了解家乡,培养了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情感,增强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管理学院将继续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基层情感的优秀人才。
青衿致远实践团
青衿致远实践团来到山东曹县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深入访谈、地理位置分析等多种方式,结合实践团各成员专业知识,从政府、平台、产业、企业多方面着手,调研当地的跨境电商模式及“4+1+N”产业布局,探究利益相关者——“政企农”三方的关系,构建出价值共创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学术成果,给全国各地的其它地区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农村跨境电商的作用,为打造齐鲁样板,贡献青春力量。
鲁皖中情实践团
为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以此补足农村供应链、运输链、销售链缺口。鲁皖中情实践团以科技支农为主线,搭建农产品流通优化模型,赋能“五个助推力”,以农产品四大流通环节(收购、运输、储存、销售)为抓手,构建“四环四链”流通发展模式。实践团采访刘新庄村村支书,走访典型村企,探讨村庄发展“破题”路径;采访五村、六馆、两中心,实地考察红色文化;走进农村农业局,交流助农战略方针。聚焦典型,分析数据,构建模型。实践团推动了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并使之与当地其他文化资源、风俗等开发有机结合,与旅游、科技、体育、农业等行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成为促进阜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红动沂蒙实践团
为深入挖掘和宣传党的光辉历史,激发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精神,以奋斗姿态书写绚丽青春篇章,红动沂蒙实践团来到沂南县马牧池乡,重走红色足迹,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通过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红色文化景点,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调研了当地居民及游客对沂蒙红色文化的感悟;与稷下初阳文化服务团、逐梦青春Team实践团等支教实践团开展了“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以此传承红色文化,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精神。
循“蒙”而行实践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探究县域视野下的融合模式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帮助作用,循“蒙”而行实践团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产业基层调研,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团采访平邑县团县委副书记,深入了解平邑地区的发展状况及产业类型情况;前往平邑县农业农村局,对乡村企业发展的创新与研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人才流失等相关问题做出探讨研究;参观蒙水集团,走近生产第一线,体会青年担当,深入感受蒙水集团对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定位主题;重走九间棚红色足迹,深入挖掘红色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对当地以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感悟颇多,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青年大学生扎根基层,融入群众,贡献青年力量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