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青马学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推动青马学员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我校第十三期“青年先锋”学生骨干培训班组织50余名学员开展“《望道》——细品真理的味道”观影活动。
电影选取陈望道研究翻译《共产党宣言》、担任《新青年》杂志编辑、前往西南联大教学、重建复旦新闻馆等经历,展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歌颂了以陈望道先生为代表的青年学生、工人点亮黎明前的黑暗前仆后继的艰辛历程,在场同学们充分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信仰和不懈追求,增强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的思想意识。
活动结束后,许多学员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燃起的火焰,纷纷写下感悟:
透过陈望道先生的一生,我们看到了那一代动荡局势中的年轻人,是如何在风雨飘摇的旧社会一路追求真理,拼搏奋斗的。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认定了光明的方向,便义无反顾地大步向前”,当时的先辈们虽不知道革命最终能否成功,但仍然不屈艰难,不惧困苦,坚定地走在为信仰发声的路上。老将不死,薪火相传,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当杨阿龙被迫害致牺牲,他的儿子又走上了父辈的道路;当陈望道先生两鬓斑白,又有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正义与真理的感召下成长壮大,挺立为新时代的脊梁。如今华夏九州已插满红旗,日月已换新天,黑暗吃人的年代已成过去,光明照耀着现在更照耀未来。而吾辈作为光明之地的新时代青年,更应继承先辈的遗志,以进取的赤子之心,奉灼灼国华。
——学员 李泽香
电影中的许多情节都让我热泪盈眶,比如陈望道先生回击戴季陶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杨逢林父子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大义…他们用青春宣言,去追望大道。这份从影片中汲取到的精神力量和青春热血深深激励着我,更加坚定了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决心,在追求真理的大道上永不停歇,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学员 马晓乐
电影《望道》演绎了陈望道先生“当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翻译《共产党宣言》、为国家民族守望大道”这一桩党史上的重要事件。成功展现了一群追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革命者,谱写出的一曲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充分体现了革命者们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勇毅和担当。如同影片中那粒火种最终化成漫天遍野的赤色海洋,我们也将在这部“留得下”“传得开”的作品影响下,在“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精神鼓舞下,共同品味真理之甘、接续奋斗之火,勇担重任,不忘初心,望道而行。
——学员 韩恒源
《望道》这部影片以陈望道先生为名,颇有“守望信仰大道”的深意,整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人物纪录片,它书写了百年前以陈望道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从影片中深深地感受到他们胸膛中满满的家国情怀,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融合,无畏探索着解救中国的真理。身为百年后的“同龄人”,应望道而行,肩负责任不负使命,学会独立思考坚持真理。
——学员 刘安
该影片讲述风雨飘摇的年代,陈望道与其挚友陈独秀、妻子蔡慕晖,以及众多学生坚守真理与信仰的热血故事。陈望道的一生,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传播者之一。同时他也是一名教育家和学者,是中文修辞学的奠基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校新闻系,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陈望道先生高尚的人格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学子前赴后继,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好而努力奋斗。
——学员 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