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坚定 读出信仰 读出担当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㊹——习主席给我们上了一堂中华文化“公开课”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团委 发布时间:2022-07-06

201412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澳门大学横琴校区考察,应邀参加师生们正在举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主题沙龙活动。习主席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骨髓里,这就是文化DNA。”“在中华文化中,很核心重要的一条是爱国。”他勉励澳大学子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爱国爱澳传统,自觉增强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历史责任感,珍惜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创造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

采访组:听完大家的发言后,习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请回忆一下习主席讲话的主要内容。

韩幸芸:习主席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他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学习中华文化的经历。习主席说,他在青少年时代也非常喜欢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地学。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到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在读小学时,他就看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后来做了七年农民,也一直在学习、在积累。至今,只要有闲暇,推开中华文化宝库的大门,他仍是“一书在手,其乐无穷”。习主席还提到了自己读过的书,如《聊斋志异》、《资治通鉴》、“二十四史”、鲁迅杂文等。

习主席语重情深地对我们说:“读这些书,开卷有益。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正能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他接着说道:“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把握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去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我们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邝哲永:习主席讲话非常好懂,他嘱咐我们说,同学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将来走上社会,投身特区和国家建设做好思想品德、学识修养、能力才干等多方面的储备。其中,有两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习主席说:“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骨髓里,这就是文化DNA。”“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习主席还举例说,他在外事会见的时候,很多外国政要并不是一上来就谈现实问题,而是询问他,能不能谈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些外国政要们说,中国现在很多事情做得那么好,一定有内在的原因。

习主席用座谈的方式,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深邃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我们一定不辜负习主席的期望,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对五千年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

陈建阳:习主席强调,当代澳门青年要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令我印象深刻。

习主席说:“在中华文化中,很核心重要的一条是爱国。人、家、国、天下,是一层一层递进的。”他从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起,说爱国主义在中国根深蒂固,爱国情结也是深入骨髓的。他还引用了两句歌词来谈爱国,一句是国歌中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另一句是《七子之歌》中的“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习主席在分享时说,“永远能听出新意,备受感动”。

习主席的讲解,让我对这两句歌词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我深深地体会到,习主席对我们青年一代是充满期待的。他说:“你们作为澳门的青年一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毕生职责。”

戴冠豪:我印象最深的是习主席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他说:“我们正从事着一项很伟大的事业——‘一国两制’,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澳门回归祖国15年,发生了沧桑巨变,这么伟大的成就,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成功,证明了制度的优势。”“‘一国两制’事业是前无古人的,还在继续深化发展。这个任务将历史性地落到澳门青年人肩上。”“希望你们发扬担当精神,去创造新的历史。”

作为新一代的澳门青年,我真切地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一定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爱国爱澳传统,自觉增强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历史责任感,珍惜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创造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

我为大家分享的是《习主席给我们上了一堂中华文化“公开课”》这篇文章。文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习近平主席说:“在中华文化中,很核心重要的一条是爱国。”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言,爱国就是我们当代青年心中的明灯,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底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认为,我们青年人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我们不仅要有求知若渴的态度,更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担当,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作为青年人的我们要主动接过传统文化的火炬砥砺前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有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接续奋斗,行稳致远,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尽情绽放绚丽之花!

       ——第十二期“青年先锋”学生骨干培训班

宋振山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