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目送》有感

作者:李思源 发布时间:2020-11-16

  曾经不甚明了的感觉,会在未来的某个瞬间突然明白,甚至为之潸然泪下。就像见过那么多的背影,也见过很多的目送,但还是忍不住展纸,提笔写下无穷的回味。

  见过朱自清余光里父亲蹒跚的爬过月台的背影,饱经忧患,潦倒半生的印记深深刻在灵魂深处,却不抵丝毫对儿子的送别之情;遇到过汪国真笔下的背影,孤零,却也更让人记得清;忆起白居易诗段中的白发人,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是谁在独守空房,等待那许久也不曾再见的君王;也见过那些逆光而行的身影,有的身穿军装,有的一袭白衣,目送过去,却不是每个身影都有归途。然而,感触最深的还是龙应台发自肺腑的目送,更确切的说,是她对目送的感慨与感情的抒发,正如文中所写,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在我看来,《目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如同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七十三篇散文,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殇,不管是父亲的逝还是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抑或是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龙应台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有着缠绵不舍,也有着绝然的虚无。龙应台女士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就像是父与子,母与女,兄妹和姐弟,父母总要相继老去,不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兄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总要分家,姐妹亦要远嫁异乡,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像风中的转蓬一般,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龙应台在书中写她与即将远去德国的儿子安德烈,是这么来形容这段离别的,他(龙应台的儿子,指安德烈)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品读着这段话,心仿佛也在隐隐作痛,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啊,自己心爱的儿子,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开始“嫌弃”起自己的唠叨,甚至还有点不耐烦,“妄图”早点离开自己,寻求一个自己的小天地。或许,这样的目送,正是应景,母爱最是无私,母爱最是朴实无华,具体点呢,就是母亲一切的爱都藏在喋喋不休的唠叨中,听久了确实有些腻,可若长时间再未听闻,便如久居异乡闻乡音般悦耳可亲,奈何年少不经事的孩子总归是有点个性和小脾气的,背影,也有少年的倔强模样。

  再一别具心酸的画面便是父亲的逝与母亲的老。龙应台极具扩张的笔墨来修饰目送中渐苍渐老的背影,母亲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父亲是那个嘴不能言语,眼睛不能传神,手不能动弹,心跳愈来愈微弱,已经失去了所有能够和孩子们感应的密码,但孩子们,或者说生活中的我们——另一个安德烈,却可以清晰的感知到他心中不舍,他心中留恋,他想触摸、想拥抱、想流泪、想爱……我们记得他的暴躁,我们记得他的固执,但是我们更记得他的温暖、他的仁厚。他的眼睛毫不迟疑地告诉你:父亲的爱,没有条件,没有尽头。父母目送着我们从呱呱落地到咿咿作语再到蹒跚学步,目送着我们从第一次拿起筷子到第一次离开家前往学堂,目送着秋叶萧瑟,大雁南飞到鸟语花香,万物复苏,他们所历过的春秋,掠过的不是浮光,而是关于我们最懵懂的记忆。我们的目送,是目送着父母离去家门,偷偷与小伙伴嬉戏;目送着他们两鬓的青丝变成白发,腰杆不再笔直坚挺;目送着,一个又一个春秋,忘记或者说忽视了将来我们也是要为人父母的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目送这一生,眼睛熟悉了黑暗,张开眼,看见的还是黑暗。回首,才发现,原来,生活本该如此,我们对于时间来说,更像是过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