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做又红又专的‘五有’人才。” 2019年前中国驻津巴布韦共和国、驻纳米比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忻顺康来我校作报告时,对我校稷下大讲堂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及“五有”人才的培养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3年,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里,感受文化的博大与学术的前沿,全面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我校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文化名人报告会”应运而生。后因学校地处齐文化发源地,稷下学宫曾汇聚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众多学派,为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文化名人报告”更名为“稷下大讲堂”。
承百家争鸣之风,铸文化育人之魂。活动创办以来,历经17年风雨淬炼,从未间断。6月15日晚,我校大学生艺术中心礼堂也迎来了“稷下大讲堂”第100期讲座,主讲嘉宾忻顺康深邃开阔的国际视野,针对中美关系的精妙解读让在场的千余名师生深受启发。至此,稷下大讲堂已成功举办100场,育人效果显著。
精心筹备铸精品
稷下大讲堂作为一张靓丽的校园文化名片,浸润着几代理工人的智慧,饱含着几代理工人的热情。活动标识的设计、方案的制订、志愿者的培训、宣传文案的撰写、纪念品的精心设计,一场场活动的彩排、一次次设备的调试。最终,为全校师生搭建了一个与全国专家学者交流互通的优质学习平台。
“为了给大家呈现精彩的报告会,我们半个月前就要进行视频编辑工作,并成立了专门的活动工作组,同学之间密切配合,老师悉心指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尽可能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活动负责同学曹湘辉这样说。
稷下大讲堂经过17年的精心雕琢,已结出累累硕果,曾先后荣获2007年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出版了《山东理工大学文化名人报告》画册和根据报告录音整理的《稷下大讲堂——山东理工大学文化名人报告文集》。
百花齐放春满园
稷下大讲堂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有作家王蒙、莫言、张炜对学生成长的启迪引导,这里有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舞蹈家陈爱莲的艺术人生,这里有著名音乐评论家金兆钧、景作人的文艺素养培养,这里有著名学者陈平原、夏晓红、孔庆东的真知灼见。至今,已有近百位文化名人来校讲座,指引广大青年师生逐梦稷下,再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
从文化领域到艺术领域,从作家到教育家、史学专,从哲学思想到外交视野,稷下大讲堂内容逐渐丰富,领域日趋广泛,为在校学生心灵增添了一抹文化的馨香,引领着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向。
聆听名家做“五有”
还记得,封长虹的讲座中经久不衰的掌声;还记得,蒙曼作报告时神采奕奕的传授;还记得,余谋昌叩响走出人类生存困境的心门;还记得,席地而坐的莘莘学子……名家们高屋建瓴的传授,引人入胜的讲述,青年学生们认真求学的态度,将追求卓越的文化学术氛围营造的淋漓尽致。
“稷下大讲堂邀请到的名人大家领域广泛,在场同学无不侧耳倾听,做好笔记,通过稷下大讲堂,我们的知识得以丰富,报告令人久久回味,受益匪浅。”讲座聆听同学刘心雨如是说。
百期讲堂,花开稷下,作为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优质品牌,稷下大讲堂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五有”人才的培养。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一遍遍记忆犹新的聆听,熔铸为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韶华。百期讲堂翻开了崭新一页,开启了新的篇章,也永远在育人的路上,用文化浸润时代的心灵,让梦想照亮前进的航向。(团委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