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上梦想 | 梦想不止步,人生无上限

作者: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0-04-30

  12月22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承办的“当青春遇上梦想”稷下学子追梦公开课之华中科技大学向霖屹专场在艺术中心礼堂开讲。本场公开课特邀曾赴美参加国际清洁能源技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长期进行社会实践,多次踏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的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向霖屹主讲,与我们分享他的追梦之旅。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建兴出席活动并致辞,同我校900余名青年学生共同见证一场梦想与青春的对话。

  向霖屹首先通过一段视频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怀揣什么样的梦想,他们在追梦的路上做着哪些努力,带领同学们感受到了更大的舞台和别样的青春,点燃了同学们对梦想的渴望和追梦的激情。向霖屹从“我的选择”出发,从自己和周围优秀朋辈的大学选择、对于理工科学习的思考以及青春奋斗中的成长三个方面向在场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追梦旅程。


  谈起学生工作,向霖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诠释了“到底什么是学生工作,我们为什么选择学生工作?”从大一时期的班级团支书,到现在的校学生会主席团兼任院学生会主席。

  他讲到:“真正的学生工作,绝不是为个人,而是真正的服务同学,奉献自己‘几年如一日’,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绝不是为了在自己的履历上多添几笔,而是把自己奉献给学生工作。不忘初心,一直坚持的,不过是为了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对于自己踏上科研道路的原因,向霖屹这样解释:“生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之际,根植科技变革沃土,科研之路虽崎岖泥泞,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而将自身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则是当代青年应有的觉悟。”

  这样说着,向霖屹提到了自己的科研科创经历,从大一开始就跟着教授做课题,听起来令人惊叹,背后却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斗与坚持。三十篇中文论文,三十篇英文论文,一百多次的实验,那些在储气瓶和管式炉旁走过的青春,最终换来了他现在的成就。


  除了自己,向霖屹还谈到了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他提到了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标杆”的彭夏尧。几百次短期支教,投身山区,从独身一人到组织四十多人,筑梦远方,用生命影响生命,始终如一,笃定前行,同学的经历便是他不断参加社会实践的动力。

  “师者亦是朋友”,这是向霖屹对华中科技大老师的评价,向霖屹说“人生的几个关键时刻,会有一些人在门后等候着你,为你打开一扇门,为你指明未来的方向,而在华中科技大学,他们就是与我朝夕相伴的老师们。”

  “习总书记说的那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我一直牢记的一句话”向霖屹这样说,横跨千里,投身基层,把自己的一颗红心,扎根社会实践的这片沃土,只为心中的那个“中国梦”,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
  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认真地解答后,向霖屹在“梦想人”手印台上留下手印并合影留念。

追梦路漫漫,我们需记住要“始终如一,笃定前行”,这条路注定很困难,但终会有所获。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饮一路风霜,踏一路风尘,品一路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燃烧,只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