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研途有你

作者:逯超 发布时间:2019-05-14

    在我迷路的时候,您就是我的指路明灯;在我孤独的时候,您就是我的知心朋友;在我无助的时候,您就是我的坚强后盾。您是我学习生涯里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您滋润了我这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使我历经风吹雨打之后,绚丽夺目。

    您告诉我做人要做人上人。有时候,我总是喜欢抱怨,抱怨别人,抱怨自己。抱怨为什么别人胜过自己。您告诉我,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多向别人的优点学习,自己才会进步,自己才能成长。一个眼里只有别人缺点的人,内心是黑暗的,他总是停留在自己骄傲的内心里。只有看到每个人的长处,认真审视自己,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要学会包容,人贵在尊重自己的对手,要把对手看成是提高自己能力的人,而不是把对手看做心中憎恶的人。如果心中接受不了别人,那就说明自己的内心十分狭隘,自己的成长还不够成熟,自己的磨练还不够完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习别人就是成长自己,这就是人生的道理。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您告诉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踏着春风,挽起衣袖,勇往直前。

    您告诉我做科研要实事求是。第一次跟着您开展课题调研活动,奔赴淄博市各个区县政府,您就给我上了一节记忆尤深的调研课。您说,珍惜每一次调研机会,要把资料收集完备。每一次社会调研都十分珍贵,每一份调研材料都倍加珍惜。在座谈中,您告诉我如何列好访谈提纲,如何做好会议记录,如何跟对方做好交流沟通,如何把握住信息的要点。你告诉我做科研要一丝不苟,做文章要细致入微。同一场座谈会,我们取得的结果差距很大,您总能记录的真实准确,内容全面,不留遗漏,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每次出去调研您总是很心疼我们,经常问寒问暖,生怕我们吃不饱、睡不好,总是把调研中最累的活留给自己,把轻松的活留给我们。您就像是一缕阳光,把温暖洒向我们的脸庞,让我们看到您的笑容,内心也会其乐融融。或许,这就是师生情。

    您告诉我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还记得刚入学那会,我是跨专业学生,初试成绩也比较靠后,您不但没有嫌弃我,还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您说,我就喜欢有社会阅历的人。社会学就是要有社会阅历,才能把这门课学好。但是,您也告诉我,研究生和本科是有区别的,不仅要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还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拿出足够的精力去读书。所以从研一入学开始,您就严格要求我,从我的学习抓起,每门课的成绩您都会过问,您怕我落后,怕我输在起跑线上,我知道您对我抱有极大的期望,所以我愿意尽我所能,在学习上不断超越自我。

    您告诉我要有职业规划。从入学起,您就问我将来想做什么.那时的我还一脸迷惘,还沉浸在当学生的喜悦中。但是您知道我是退伍军人,年龄要比别人大,生活压力也比别人大。您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您怕我荒废了时间,把青春挥霍一空。您总是提醒我要想好将来要做什么?想做什么?现在的自己和自己将来的目标还有多大差距?您说要在研究生期间完善和丰富自己,才能在就业时掌握主动权。您一直教诲我,职业规划很重要。

    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品尝咖啡,苦中有乐,沁人心脾。科研的过程就像是攀登高峰,仰望峰顶,脚踏实地。成长的过程,因你而快乐,奋进的历程,因你而精彩。

    认真起来,您就是严父。您对我的要求往往要超过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您总是希望我们能够长江后浪推前浪,超过我们的师哥师姐,所以会对我们的管理比较严格。不过我们坚信,严师出高徒,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们定当没齿难忘。生活中,您又是我们的慈母,您会关心我们的生活起居,大到衣食住行,小到舍友关系,过年过节,如果我们没有回家,您也会和师娘给我们做几个小菜,让我们去家里过节,让我们感觉跟自己家人一样,不会因为背井离乡而感到失落和沮丧。此时的您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导师,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有您这样的好导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拼搏?您让我们认真思考,学校大发展,我们该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我们思考之后发现,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我们要在专业学习上做出成绩,把成绩提上去,把专业知识掌握牢固。其次,我们要在科研中取得突破,一方面我们要配合好导师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参加科技竞赛,赛出成绩,赛出水平。最后,我们要把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做成品牌,通过志愿服务,党团活动等等,立足社会,服务人民。让全社会认可我们,支持我们,协助我们。我们一定可以为学校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吕书记在纪念五四爱国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提出“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他要求广大青年要增强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育责任担当,努力争做“五有”人才。我们要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也要争做“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五有人才。志存高远,砥砺前行。青年在逆境中成长,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研究生阶段是走上潜心研究道路的起点,能不能走好第一步,离不开我们的努力,更离不开导师的教导关怀。亲爱的导师,是您为我们插上翅膀,让我们可以展翅飞翔。

感谢,研途有你!研途因你而精彩!

 

导师简介:

朱伯玉,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三级教授,法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山东大学法学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山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山东省“百人工程”理论人才。现任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山东省法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民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淄博市法学会副会长、生态法学研究会会长;山东省政府法律专家库成员,淄博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

 

作者简介:

逯超,2018级社会学研究生,中共党员。原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会主席,原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特邀学生记者,原共青团沂源县委办公室主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战士、文书、建筑作业手。现为山东理工大学团委书记助理,法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会人力资源部干事。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