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幻想长大,但是当真正长大之后,才明白成长的不易。--题记
高中的时候,总想着离爸妈远一点、再远一点,实在是受不了和他们在一起的生活啦;同时,家庭之外的生活、其他的新鲜事物也在不断诱惑着我,催促着我走出家门、接触新的世界。直到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总想着“天高皇帝远,能走多远走多远”,但不知为何最终还是选择留在省内;或许那些想要脱离并独立于家庭的想法并非我心中所愿吧。
小时候,家门之外就是世界,总是充斥着无限魔力;
长大后,真正离开了家,才知道有个名词——叫乡愁。
去大学报到那天,是爸爸陪我一起。我跟在爸爸身后,看他拎着行李箱一瘸一拐地大步向前走,边走还边催我“快点走,不然一会人多该找不到座位了”。看着爸爸急切的身影,想到他为我开学忙前忙后,一时间,不仅有些恍惚。火车上,爸爸靠在座椅上沉沉睡去,而我看着他的侧脸,却始终没有睡意。
到达学校,在志愿者同学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宿舍楼,并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在办手续的一个多小时内,爸爸一直在楼下等待。看到我回来,忙把行李箱拿在手上,生怕我抢了他的活。来到宿舍,爸爸一边细致地帮我铺床,一边不厌其烦叮嘱我,应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我虽在一旁应和,但脑子里却想的是一会要去吃什么、晚上要不要出去玩等等。
收拾好宿舍,已经是下午两点,本想着和爸爸吃完饭再送他去车站,却忘记火车和公交车不同,不都是毎半个小时一辆。
“爸,这里都收拾好了,我们去吃饭吧。”
“不了,我不在这里吃了。明天化肥厂来人,要在咱们那儿举办活动,我得回去通知大家做好准备。”爸爸朝我温和地笑道。
“那也得吃完饭再走啊,你这都一天没吃饭了。”我坚持地说。
“没事儿,爸不饿,你快去吃饭吧。我得走了,要不一会赶不上车了。”
“那行吧,那我送你去火车站。”
“送啥送,你爸这么大个人还能丢了不成,回去吧。”爸爸笑着说,显示出一副什么都会做的样子。
但我还是放不下心:“我不去送你,你自己能找到车吗?你会取票吗?”
爸爸有些尴尬地笑笑:“没事儿,我会,看那一遍就会啦。放心,爸丢不了。再说来回打车也挺贵的,你快回去吃饭吧,我走了啊。”
看着爸爸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不由地想起了在家的时候......
清晨,妈妈早早做好了饭,而爸爸不知去了哪里;当我们晚饭都已经吃完时,爸爸却突然打来电话说还有几家要送,你们先吃,我晚点回去,说着便挂了电话。每年暑假,地里农活开始忙碌,来家里买化肥和农药的也越来越多,我也更难见到爸爸的身影;有时候看到妈妈靠着在门前的椅子上睡着,不仅一时有些心酸。
记得那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告诉爸妈:“我想出去打工,做教师,帮高中生辅导功课,一个月三千多,管住。”那一瞬,爸妈有点迟疑,沉默了两秒还是妈妈先开了口:“行啊,你也该出去历练一下。咱家不比别人,家里开个小超市,每逢放假过节也正是家里忙的时候,看别人都出去玩你也没要求过什么。”
妈妈叹了口气又说道:“我和你爸没本事,这些年委屈你和你姐姐了。出去看看也好,挣不挣钱无所谓,主要是去体验一下挣钱的过程,对你以后也有好处。”
“嗯,我知道,都已经和同学商量好了。”
“嗯,打算什么时候去。”
“明天中午。”
“哦,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嗯,收拾好啦。”
“准备拿多少钱。”
“先拿六百吧。”
“嗯,行,等吃完饭拿给你。”
“嗯好,不急。”
......
其实,我不知道为什么明天有那么重要的活动,爸爸还来坚持送我;我只知道,他不想让他的儿子拎着沉重的行李箱,独自前往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不知道他瘸着腿如何轻松地拎起沉重的行李箱,还催促我走快一些;我只知道,他想在儿子面前,保持父亲应有的倔强;我不知道在我去办手续的漫长时光中,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是如何度过的;我只知道,当我去办手续时,他站在那儿;当我回来时,他依然站在那儿;我不知道从不出远门的他,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我只知道,他为了省下十几块钱的打车费,毅然不让我陪他去车站;我不知道他如何瘸着腿把一袋袋的肥料装上车,不知道这一车车肥料拉往哪里;我只知道即使他回家后也总是忙着联系供应商和农民,朴实而勤恳地忙着事情,甚至连口热乎饭都来不及吃;我不知道我和姐姐都不在家的时候,是谁给他们做的饭;我只知道,当我回家时,他们的背影越发佝偻,步履越发蹒跚……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在面对我和姐姐的时候,总是用最饱满的热情、最轻松的话语让我们安心、放心;我知道,我知道,这些我全部都知道......
如果说母爱是海,那父爱就是山,海抚慰人心,山给人依靠,虽没有甜言蜜语,但使人心安;如果说母爱是火,那父爱就是灯,火给人温暖,灯照亮征途,虽不耀眼,但方向明确。
最初的我们,总是想着离开父母,去到更远的地方;后来的我们,没想到踏上列车,才知道心底有股深深的柔情--是想念。
时光快得有些吓人,一晃就过去了十八年。我离开他们的时候十七岁,在外地变成了十八岁的自己。在过去的十七年里,爸妈一直为我担心、为我操劳;我在他们的保护之下,总觉得自己永远长不大、永远有人照顾、永远有大大的靠山:生病了不用去医院,直接问爸爸吃什么药就行;回家了睡到自然醒,妈妈在门口如何苦口婆心地说就是不开门……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习惯了啊。
如今的我,马上就要十八岁了,很快就是大人了,如今产生的某些疑问,遇到的某些问题,爸妈在解答时也不似从前那样手到擒来。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曾经的时光,除了笑自己当初的年少无知,更多的是感激于爸妈为我的成长所付出的汗水与辛劳,感谢爸妈用最质朴、最真挚的方式保护我,让我在爱中不断成长。
“你吃吧,我不喜欢吃。”
“听见门响了,还以为是你呢。”
“没事,爸爸还拿得动。”
“你不在家,我们就凑合着吃点。”
“什么时候放假,我们去车站接你。”
“我们好着呢,有啥挂念的。”
“没有等太长时间,我们也刚到。”
“没什么事就先挂了吧,要好好学习,没钱了记得跟家里说。”
……
这是我的爸妈,虽不像别人爸妈那样身居要职,我们的家庭也不似他人家庭的金碧辉煌,但是,是他们愿意用所有的温暖与美好来给予我温暖而明媚的爱、教会我做人与成长,是我的家庭在我难过的时候让我心灵有了歇息的地方。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家庭!
你们经常有讲不完的大道理,却依旧尊重我的每一次选择。
谢谢爸妈每一次的支持,每一次的鼓励,每一份真挚的爱以及你们每一次的让步。--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