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笔尖能将我的感情表达出几分,但还是想要留下一点纪念。
——写给理工青年网站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陪你走过一年的路,故事有很多,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就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初次邂逅你还是春天,还记得那天阳光很好,风很暖,樱花很美。恰逢兴味索然的生活过的有些厌倦,恰逢想要换一种生活节奏的时候……机缘巧合的你正在纳新,果断报名,度过实习期,成为一名“理工青年”,从此改名稷小青。
来到网站,把自己的诸多第一次交给了网站,第一次做微信,第一次拿着单反拍照片,第一次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各种活动……还有不得不说的第一次在晚上十一点自己一个人坐车回东校区,当时学伟哥每隔几分钟就打一个电话,那种感动、那种温暖不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从那时就告诉自己,无论以后发生什么,都会选择留在网站,比起其他,网站更像一个家。
一直以来,来网站最大的收获不只是学到了多少知识,更是遇到的那些小伙伴,在对的时间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经历奋斗,一起经历喜悦,每天在网站都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平日里大家一起想创意,一起出策划,定每天微信的主题,有时候会为了一个小细节争得面红耳赤。忙碌是网站的常态,有些时候甚至吃住都在网站解决,但是这种忙不会让人感觉到累,我记得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大多数时候,消耗你能量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到的人,干活本身不是累的,平衡情绪最累。在网站,从来就不会感觉到累,用旭雯的话说就是“之所以感觉到累,是因为革命友情还不够深!”;工作之余,大家又是很好的朋友,晚上发完微信,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大家一起北门吃饭。借采访的机会,和旭雯去东校区去吃小火锅,而且因为网站 ,造就了我和徐建敏的“革命友情”。还有同在东区的乔旭,晚上一起回去都会把我们几个女生送到宿舍楼下。相同月,每次回家都会带扒鸡回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舍友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我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们之间的那种团结、协作、包容,是一笔最大的财富。“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是我们的承诺,也是每一个“理工青年”的心声。
其实,网站也是一种传承,如今,网站已经走过十五个年头,当时的师哥师姐现已结婚生子,天各一方,但是网站还是在一代代传承,如今我也有了学弟学妹,也经常对他们说之前学伟哥对我们说的“现在我把我们会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你们。”现在我们也是经常把这句话挂在耳边。传承的不仅是一种知识,一门技术,更是那种“家文化”,那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网站,与你而言,我们只是你的一个过客;但是,与我们而言,你是我们四年“山理生活”熠熠生辉的一个篇章,是一生都会刻骨铭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