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接到宣传单页,没有听过宣讲会,商学院的孩子就是这样,似乎一切的事情都与东校无缘。但地理的阻隔斩不断心中的热情,网上报名的我不是很顺利的通过了笔试,面试。
也许真正得对理工青年产生感情,是因为那次面试。第一次面试,紧张激动在所难免,自以为是的我说:我希望在功能栏导入校园版百度或高德地图。就是因为这个小建议,我才与理工青年结下了缘。
第一次见面交流会,我眼中所见,心中所想都是:“全是人,全是人,真的全是人!”这个时候我在心里产生了疑问:“一个商学院的孩子,可能不能像其他人一样给网站那么多的时间。这里有那么多更好的选择,他们真的可能会选择我吗?”会上,学长学姐们说了很多,包括自我介绍,其中也不乏鼓励性的话语。其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坚持,坚持,当你累的时候想想你当初的热情。”而是那句:“只要你想留下,你就一定会留下!”因为我觉得所有人都会坚持,这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而后者则回答了我在心中打下的问号。
以前,微信对于我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我能做的也只有是浏览。以后的培训会上,我慢慢的了解了“秀米、135、小蚂蚁”这些编辑器。这时的我才知道原来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我还不了解的东西。会上他们说“只要是我们会的,都一定会交给你们!”。初次听到这句话时我很诧异,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自古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师生的关系,而同级之间只有竞争关系。在这里,我改变了这个看法。那个时候我也知道了我们代表的是团委,碍于团委的身份,我们有。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之前要求的文字新颖,创意活泼也有一定的规则性。不再动不动就是萌萌哒的字眼。
也许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感动的人,在理工青年有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最催发泪点的还是那一次:我们微信做的很差,学姐一边生气,一边自己做。但她说了一句:“等我们有空了,带你们出去,咱们拍一张全家福吧!”当时觉得鼻头发酸吧。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肯定,一种已经把我们默认为理工青年网站的一员。
尽管学长学姐们充满包容,尽管在网站我感受到轻松与自在。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未结束的实习期让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原因很多,包括那次禁言风波,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地理位置的差异。不过我相信,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最后换来的一定是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