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适合自己的电影,总是虐心又虐身的,因为剧情而难受不已,不能自拔。看完《铜雀台》,现在的我就处于这样一种难受的境地,像一块巨石沉重地压在了心上,电影已经结束,耳边还是那首蒹葭在环绕。
即使我知道,真正的历史并不是如同电影般如此。还是会内心沉重,作为一个枭雄的曹操,在电影里一心为了帝王守住江河的曹操,就这样静默的在一曲蒹葭里死去,而且,还眼睁睁看着也许真的放在了心里的人,抱着爱人义无反顾的跳下悬崖。
《蒹葭》的三种解释,我偏爱于“爱情”说,思慕远方的恋人,却被河水所阻隔。很多诗句的美丽很简单,但搀和进了政治,就总有一种阴谋的味道。电影里那个唱着蒹葭的皇帝,第一次唱,目睹了自己的皇后被曹丕所强占;第二次唱着蒹葭,伏后逼迫他签下衣带诏刺杀曹操;第三次唱,他长达十年的刺杀计划失败后,和曹操的谈话中曹操的要求。
也许最后一唱,才是最符合这首诗的意味的。前面的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无可奈何的哀鸣,但最后这一次,曹操在歌声里看到了那个得不到的灵雎,那个和她母亲一样为了爱情勇敢坚定的女孩。灵雎曾经在一段内心独白里思考过,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走进曹操的内心,他是天底下最有权力的男人,但却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敢信任。曹操很早就知道了灵雎是为了杀他而来,却还是让她继续留在身边,开始我觉得,是因为她长的太多于像自己的母亲,而曹操,大概是为貂蝉曾经也震撼过的。
他不信儿子,连儿子也不知道的地下陵墓修建,却带着灵雎进去过。到后来灵雎身世的揭露,我甚至觉得,他是故意为之,让灵雎,亲眼看看父亲曾经驰骋沙场的利器。吕布是英雄,但在电影里,他毫无出彩之处,夺人眼球的是那个勇敢的貂蝉,在爱人被斩首时,在众多铁血军士面前毫无胆怯之意,面对飞溅地鲜血接住了爱人被抛飞的头颅然后默默离开。战争无法避免死亡,成王败寇,但那时候,没有一个人想要去为难那个女人,她用自己的勇气征服了所有人。
看到这我想导演眼里的貂蝉,之所以能成为倾国美人,不只是那容貌,还有胆识。就像只有虞姬,才配得上霸王,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人做不到陪着爱的男人四处征战,一个充满胆怯的懦弱女人,如果空有容貌,何以倾国。英雄难过美人关,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勇敢果断的女人,就不会有貂蝉和虞姬如此出彩之处,这等美人,才值得将士出生入死为她所折腰。
说回曹操,我忘了历史上他的妻子是谁,但我在内心抱着一丝念想,电影里他是对灵雎有感觉的,也许,说不定能在一起。但灵雎是灵雎,不是我,她选择了自己的路,选择了和穆顺一起,去找那个心底的地方,“那里没有战乱纷争,没有仇恨杀戮,那里住着灵雎和穆顺。那里的灵雎和穆顺有田耕,有衣穿,还有延绵的子孙。”“穆顺说,只要我们心中的希望不死,就没有什么,可以杀死我们。”这两段独白,是对我震撼而感慨的,最近看的蛮多电影,都没有这种感觉,不需要剧情,只需要女主人公在那里低声的自语,就能让我感觉到无尽的悲凉与痛苦。
战争给那个年代带来了太多的痛苦与分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饭吃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奢望。其实,说到底,每个人的一生何尝不能够用一曲蒹葭来诠释,无论心里可望不可即的是那个人,还是权力、名声,或者是那个想去而永远去不到的地方,不都是想隔着湍急的河水在远远眺望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是不服老的,也是不得不服老的,无论英雄还是枭雄,总有迟暮的一天,而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你是否也遇到了那个让你深深想念着的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