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学院实施“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强化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杨久霞 发布时间:2016-06-08

  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交通学院实施“‘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以制度为保障将素质提升确定为2个学分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以模块为框架合理划分五大模块内容和实施时间,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着力培养“专业基础厚、人文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特色亮”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制度为保障——办法细则规范指导素质提升计划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制定《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关于开展大学生“‘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的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通过在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中开展“参加一次主题演讲活动”(0.5学分)、“参加一个学生组织”(0.2学分)、“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0.3学分)、“参加一个科研创新活动”(0.5学分)、“撰写一篇与专业有关的调查研究报告”(0.5学分),使学生获得2个“‘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学分。

二、模块为框架——五大模块丰富学生素质提升内容

  “‘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主要是设置“主题演讲、学生组织、社会实践、科研创新、专业调研”五大模块,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丰富了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内容。

主题演讲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演讲、辩论能力,学生组织模块着重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模块锻炼学生科创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调研模块培养数据分析能力等能力。

三、活动为载体——多项活动拓展学生素质提升载体

  “‘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始终,充分发挥发展性和自主性原则,通过开展各类素质提升活动,使学生的各种潜能、素质、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

“主题演讲学分”以班级主题班会或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为依托举行的主题演讲活动,或者学院团总支主办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学生组织学分”以学生参与学院学生会、班委、团支部、社团等学院学生组织中任职为载体。“社会实践学分”以学校每年寒暑假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载体。“科研创新学分”以学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创新创业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科研创新活动为载体。“专业调研学分”以学生在班级导师指导下至少完成一项与专业相关的社会调研,并撰写相关专业调研报告为载体。

四、认证给学分——师生参与保障学生素质提升认证

  学院高度重视“‘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工作,成立院领导、系主任、教授、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团总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团总支辅导员、各班班级导师组成。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实施办法的制定、实施过程中的修正完善等工作;办公室负责“‘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学分的认定、考核和授予等工作;各班级成立由团支部干部、普通学生代表组成的“‘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工作小组,民主投票产生,人数不低于班级人数的15%,具体落实学院的“‘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工作要求。

  上学期,交通学院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班级主题演讲活动进行试点,本学期开展“改变从行动开始,与梦同行”主题演讲活动拉开了“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全面实施的序幕,根据办法要求,由学院团总支5位辅导员担任2015级12个班级的演讲学分指导教师,并当场给学生予以点评。通过主题演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弘扬了正气,陶冶了情操,对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办法要求,“5个一”素质提升计划其余四项学分认证的相关活动将陆续展开。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