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北京,一群被称为真的猛士的人,举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帜,从红楼出发,沿天安门、东交民巷,一路进发至赵家楼,用自己的肩膀支撑着中国腐朽的脊梁,用自己的的吼声震撼着军阀政府投降的妄想。90多年后,硝烟随风逝,高楼平地起,历史气息的悲壮与凄凉,在一个繁荣和谐的中国面前,变得十分遥远。然而,正是历尽沧桑的行走,却是中国迈开步子向前进的开端!
历史不会忘记,伟大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于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一年后,中国共青团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勇立潮头,成为党的直接领导下的组织。一代又一代共青团员和优秀青年,为救亡图存冲锋陷阵、为民族复兴勇挑重担、为革命建设卧薪尝胆,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天空总是群星璀璨,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共青团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也产生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90多年风雨洗礼,洗练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力量的党的群众组织;凝铸成一种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改革……的五四精神。如此,九十多岁的老人,沧桑,但不老!
记得有人说,“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新时代的青年,不应让逝者的热血白流,毕竟他们用生命谱写的青春之歌已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不应让激情燃烧的岁月褪色,毕竟那段苦难史已成后人永远仰慕的丰碑。这种使命,是让我们站在现在看过去,更是我们立足本身赢未来!但社会上的90后,“嬉皮”“任性”“拜金”“非主流”等刻板印象已深入人心。如同任何比喻都可能是蹩脚的一样,任何特征性概括都可能会遭遇吐槽。每种价值预设,其实都在设立标杆。“匮乏”“温饱”“革命”……都是偏向模式、线性的外界环境指标,来概括一代人的特质,难免流于扁平化。标签化的解读方式,只会让丰满变成骨感、让写实变成写意。时势造英雄,但英雄也在造时势。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标签否符合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成为英雄。“代沟”挖掘于物质的丰饶与否,但在精神上一定要是激流翔鱼、平原放马、苍空驰鹰,这种特征与其说是某一代人的新特征,倒不如说是五四以来精神的传承、红色五角星下有温度的表达。”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如此,青年理应。蓬勃的青春之气息,也是一个国度、一个区域、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个公民,保持向前走、不后退,实现物质和精神双丰裕的路径所在。青春,是对新中国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格调的践行。读得万卷书,也行得万里路。路途的美景,需要我们仔细品味,用实际行动承担历史使命。新时代的青年,理应与祖国共奋进,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终身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这才会让青春在激情火热中永青,让未来一代人为我们当代的英雄宽心。
五四运动,不老的老人;五四节日,永远的记忆;五四精神,坚定的向导;五四青年,不散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