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我生命的根基

作者:韩世东 发布时间:2015-01-11

  考试过后的这些天,距离车票上的日期还有些日子,索性就看些闲书来打发这慵散的时光,恰巧看到俞敏洪的一篇写自己父母的文章,颇有感悟,不禁也想到了自己从未提及的父母。

 

我的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总爱酗酒的,这和他的工作脱不了干系,他常常和几个生意上的朋友喝酒喝到夜深,喝到不省人事,直到朋友一个电话打到家里来。母亲也因为担心他,整宿的睡不安心,接到电话,随便搭一件衣服匆忙出去,留我自己一个人在家。一个小时,俩个小时后才能看到她左肩搭着父亲的胳膊,右手搀着父亲的腰,喘着粗气,步履蹒跚,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的身影,刚到家便瘫坐在地上,喊我倒杯水给她歇歇。父亲倒是很舒服的躺在地板上,摆出一个“大”字。开始我还觉得他不争气,不像个男人,后来索性习惯了,他再喝酒,我也不去过问。

  父亲出生在一个小镇里,认识他的人都说父亲是个能人,负责、靠得住、憨实、这大概是爷爷的教导的吧。其实父亲生性粗放,除了打架、上树、掏鸟蛋以外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本事,至今脸上还有一道从墙上掉下来的伤疤。到了后来,高中也没毕业就跑去北京学厨师去了,他觉得人总要学一门手艺,以后也不至于饿死。再后来,他来到了中期,进了一家小的宾馆当了一名小厨子,他也倒干的踏实,什么脏活累活都不嫌弃,每天也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走之前还拖遍地板,按他自己的话说,他从不拿自个儿当人看。后来,没过几年,当了厨师长,当了大堂经理,再到后来,遇到了我的母亲。

  父亲干起活来,像牛,一头卯足了劲而又倔强的牛,用尽了一辈子的力气,现在还不停息,从最初的家徒四壁,到现在有了自己房子,自己的车。我对他是可怜却又可恨,恨他拿自己命去应酬去喝酒,可怜他自己赚得的又不舍得花在自己的身上。父亲有双皮鞋,是五年前买的,一直没换过新的,想给他买双,他也推掉了,说老的皮子越穿越软,不铬脚,这么长的时间鞋子也认脚了。就这样,买鞋这事就一直耽搁下来。去年冬天,从呼和浩特刚忙完高考前的补习,坐三个小时车回到家里,一进门就看到父亲穿着一个白色背心,是我替换下来的,前前后后破了七八个洞,他手拿着菜刀,额头上满是缀满的汗滴,做着我最爱吃的菜。我强忍着泪,喊了声“爸,我回来了”,可泪却流到了心里。父亲抬起头,用胳膊擦了擦额头的汗,招呼我赶紧坐下歇会儿,饭马上就好。

  从背影看,父亲老了,确实是老了,头发也没早些年的浓密有光泽,身子也不挺拔了,这些年腰也被我累弯了,心脏病也到他的身上,前年还担心影响我学习偷偷瞒着我做了鼻腔肿瘤手术,可不变的是眼眸里透露的那股子倔劲儿。高中三年,大学这一年从没给父亲打过一个电话,也不知道该和父亲说些什么,话到了嘴边又犹犹豫豫的咽到喉咙里。现在我能够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尽可能的让家人过得幸福,活得欣慰,不愧为他的儿子。

/ 

我的母亲

  母亲和父亲比起来,算的上苦命,母亲出生在一个远离城镇的小村子,家里有兄弟姐妹三人,原本还有一个大哥,可在出生后不久夭折了,姥爷也去世的早,留下了苦命的母女们。母亲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可她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知道人需要坚毅和努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母亲也不例外,五岁开始就五点起来忙着喂猪喂鸡,饮火烧炕,在她的身上看不出一点同龄人的稚嫩,粉嫩的小脸上也从不留有泪痕,母亲就是这般刚强。大些的时候,到了读书的年纪,学校在离村子二十里的地方,母亲常常一个人五点起来,拿一个馍,走俩个小时的路到学校,午饭就是咸菜就馍,人家好的孩子带着方便面,母亲就是馍就咸菜走完这几年的读书路,鞋子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脚上的茧也日渐厚实,吃的苦我们看不出来,只有她自己知道。每次开车回姥姥家,经过一个坟头,母亲都会指给我看,当年她每天路过这里都要鼓足勇气,第一次过去几乎是边哭边跑着过去的,过去的时候鞋子也掉了一只,等天亮些,又回来找。

  母亲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高中时候,她担任学习委员,也是英语科代表。常听她讲,那时五点就起来学习,一学便到深夜,晚上常常点着煤油灯看书,早上起来,鼻孔眼睛都是黑黑的小毛屑,她喜欢英语,英语词典也背了大半,成绩在班里向来是第一。可老天偏要和她开个玩笑,高三的时候得了场病,见不得书,看书超过三五分钟便头痛,疼痛从额头钻到脑后,从鼻腔窜到眼颊,就是这样坚持到高考的最后一刻,可惜仅因一分的差距和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大学的失利对她的打击很大,高考失败后来到镇里打拼,当过服务员,做过保洁,最后在父亲在的那家宾馆旁租了一间大厅,开了家歌舞厅,那个年代,在小镇里舞厅还是新奇玩意,年轻小伙子们直往里窜,避免不了一些争执,对母亲大打出手,父亲就带着一帮厨师帮母亲解围,父亲便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母亲。就这样俩个人慢慢走在了一起。

  成婚时,条件很苦,家里的自行车算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房子也是租的,他们忙生意,我被送到了奶奶家,这一送便是九年。俩岁的时候,奶奶抱着我坐了四个小时的车,来到母亲的舞厅,母亲忙着生意没看到奶奶的脸,光看到我稚嫩的小手,边抱着我边说这谁家的小孩,真亲呐。每次听奶奶讲到这,总觉得特别心酸,母亲抬头看到奶奶时,心里该会多难受。

  母亲一直觉得愧疚,直到现在,她埋怨自己把我留在身边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我每次提出来的要求,母亲从来不会拒绝,我也不会提一些出格的请求。母亲很疼我,在我的记忆里,从前从来没有吼过我,更别说动手打我。小时候,母亲拖地,我因为一些小事和母亲闹矛盾,她拖过的地方我就踩上去,还踩到她的拖把上,母亲拿我没办法,气急了,眼泪唰的流了出来,我吓呆了。直到现在,这件事也常常在我的梦里重现。

  母亲是个节俭的人,她从不让我浪费,小到一粒米。每当我碗里剩饭的时候,她就端起碗,把里面的剩饭吃光,吃到看不见一粒米粒,久而我也养成了从不剩饭的习惯。母亲的衣服已经很多年没有换过新的,大都是表姐替换下来的,母亲觉得那些衣服也不旧,买新的还花大把的钱,扔了怪可惜。母亲倒是从不在意我花多少钱,只要花在点儿上,她就会很慷慨的给我。

  在呼和读书的那段日子,每当开学离去的时候,母亲总要早我俩个小时起床,做好我最爱吃的菜,前一晚也睡的比我晚,嘴里满是叮嘱,要好好学习,别再像他们一样操劳一辈子,该拿的东西一定要拿好,别养成丢三落四的小毛病。其实这些话这些年早已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父亲教会了我宽容,教会了我敢爱敢恨,母亲则更像是像朋友,一路陪我走来,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我想,我这辈子所能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好好的孝顺他们。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