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由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发起、阳光社工协会承办的“第一届大学生职业教练营”圆满结束,该协会会长刘爱霞担任指挥者,2012级社工专业全体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职业教练营”历时一个多月,参与人员凭借执着的信念以及高昂的热情完成了一系列任务。自五月份以来,教练营采用一切可用的、感官能够接触的道具,贯彻落实“以营员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营员在烈日下徒步比赛,体现了此次“职业教练营”的举办理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体验竞争的残酷,使其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此次教练营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旨在锻炼参与人员的毅力,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第一阶段为“徒步比赛”,刘爱霞介绍比赛规则,参赛选手在指定路上进行徒步行走,坚持到最后的即为胜利者,将成功入选“优秀营员”,并继续参与后期各项活动。这一阶段由三位教练带领营员从学校南门出发,沿着事先制定好的路线,绕学校周围进行12公里的徒步行走,经过协商,将此次路线确定为环形路线,发生意外事故时营员可绕原路返回。
为增进营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特举行“恳谈会”,营员们紧挨着教练围坐一起,围绕同一话题展开讨论并逐一阐述自己的观点,营员可就某一观点进行评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练进行总结指导,指出错误之处,让营员在认识自身错误的同时加深彼此的情感。刘爱霞协同教练组织营员到淄川区峨庄景区进行为期三天的野外训练,此户外活动用品由“大家行”提供,在教练指导下,营员徒步穿越山岭、举行篝火晚会等。篝火晚会的顺利举办,锻炼了其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为考验营员的耐力和意志力,发掘营员潜质,帮助其个人成长,提升参训者自信心,以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综合素质,开展多种军事模拟训练游戏以及各类户外活动。
经过营员与教练的共同努力,旨在改变学生一贯的思维方式,传播实用的知识,采用以第二课堂为舞台,强调“跳出制式框框”的思考。营员们亦收获颇丰:磨练了意志、提升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收获了新的友谊。刘爱霞表示,阳光社工协会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