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举行党员学习活动

作者:刘兴国 发布时间:2013-07-15
  713日, 由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淄博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张洪兴文学作品研讨会在淄博市委党校举行。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淄博市文联党组书记张洪兴,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书记郑晓,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盖光,淄博市文联主席王东宏,山东理工大学文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评论家张艳梅,副教授王晓梦、马廷新、唐长华、杨金芳以及淄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参加研讨会。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德信担任此次研讨会主持。
  首先,韩德信介绍,张洪兴先生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也是中国作协会员,在为官的同时笔耕不缀,已出版《张洪兴文集》15卷。写作涵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学文学创作则包括了小说、散文、诗歌,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创作,获得多项大奖,不仅奠定了新世纪文学写作的独特地位,更为山东文学,尤其是淄博市文学赢得美誉。并表示,此次研讨会将进一步提升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研究文艺理论建设水平,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我院与淄博市文联的密切联系与合作。

  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张洪兴的创作历程、思想意蕴等进行了深入研讨。郑晓从作家创作的深度、境界与作家的生活出发肯定张洪兴长篇小说写作的境界;盖光从人间关怀与自我救赎的角度分析《绿逝》、《一诺千金》等小说的现代病症主题;张艳梅教授则深入分析张洪兴小说所致力构建的自然世界、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和民间世界;其他与会学者则分别从生态意识与环境伦理学、复杂的人物关系构架与人物塑造、文人的山水情怀与浪漫情怀、趣味与哲思等方面分析了张洪兴的小说、散文与诗歌创作。大家一致认为,张洪兴先生的文学作品藉于复杂曲折的人物命运,折射出时代的文化伦理,表达对生命伦理的深切思考。作品中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其艺术手法别具一格,值得深入研究。 

  最后韩德信从文学创作的坚守与创新的写作立场肯定张洪兴先生的文学创作所达到的高度及表现的深度。王东宏代表市文联致辞,表示将加强与院的合作交流。另外,张洪兴表达了对研讨会的谢意,并展望他的未来创作规划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