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明媚而微凉的眺望

作者:王萍 发布时间:2013-05-28

我想我得出发了,在四月微凉的天气里。

某天在书本上看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样情意绵绵的句子,晃晃悠悠的思绪便蔓延到了风里,然后被明媚的风带到了苍穹。婺源的那片苍穹,色彩绚烂至极,再沉默喑哑的白墙黑瓦,也会变成春花秋月般倾泻而出的悠远与婉转。

静默在岁月中的婺源,被水洗出一幅水墨的人文姿态。青苔覆盖的斑驳石墙下埋藏着朱熹的年少时光,氤氲的气候、烟雨迷蒙的小巷、湿漉漉的青石板、江南的乡村气息,温情、细腻还有感伤。也许正是这种莫名的喜欢,令我对婺源产生一丝细微的期待,那个号称是最美乡村的地方。

我想我得出发了,作为一个过客去那个一想起便产生洪荒之感的地方。

江西的春天太过短暂,还没开始就已然快要结束。桃花固然美好,但是婺源的油菜花更甚,吸引着大批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照。不去欣赏下油菜花田倒像是从未来过婺源一样,我们几个便也约定要前去附庸风雅。

油菜花开放最好的时光是在三四月份,花开成野,成片成片地在微风中扬起那欣欣向荣的纯真笑脸,接受一批批游客的检阅。它们的盛放,似乎是对春光的一种庆祝,又或是对短暂春天的挽留。

/
 

延展于天边的油菜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色,是大气,是震慑心灵的美,而开放在微氏农舍阡陌的油菜花却有另一番意蕴,是婉约,是返璞归真的纯净美,引领着我们共赴一场云海与花海的视觉盛宴。

油菜花在晨间光影的变化中流出光彩,游荡于将要离去的春色间,流连于游者的赞叹中。举起相机,定格,纪念。把欢笑装进照片,把旅途的记忆装进照片,把偶遇花野的欣喜装进照片,把回忆一并装进照片等到很久以后再看见照片时,定能够想起那灿若星辰的笑靥,那一片只属于我们的明媚花野。

婺源的第一餐,是在街边的某个小店。小心翼翼的,一路张望的路人姿态,选定位置坐下来,点一份垂涎已久的清真荷包红鲤鱼。

这鱼是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水中瑰宝。余下的三大特产分别是绿黑白,绿是指婺源的茶,黑则是被南唐后主李煜称为“天下冠”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龙尾砚台,白是有“江南梨王”之誉的江湾雪梨,色白、汁多、肉嫩、皮薄。不过此时不是吃梨的时节自然也就没有这个福气品尝了。

那鲤鱼顶着娇小的脑袋,拖着形似荷包的橙红色身体,落入我们的视线,几多蘑菇深深浅浅的浮在它的周围,在葱花的掩映下别有一番香艳滋味。举筷品尝,柔嫩鲜美异常,几双筷子在鱼盘里流连忘返。鱼米之乡的鱼果真鲜美,让我发现了追寻许久的江南味道。这里的糊豆腐和粉蒸肉同样美味至极,江西人习惯吃辣,这让有同样喜好的我可以大快朵颐,美哉美哉。

出行前做了些许功课,最终决定住在庆源的古宅客栈。客栈有两座古色古香的微氏建筑,据说其中一座宅子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走过长廊,跨过门槛,仿佛走入了古宅的历史。

/
 

宅子就这样铺陈在了眼前,设备有些许陈旧,但是被打理得很干净。雕梁画栋吟唱着古宅的过去,岁月种种呼啸而来:沉浸在思念里的深闺小姐倚着窗望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呆,司茶的丫鬟煮好老爷爱喝的云雾茶低眉顺眼地端到桌上,下人们站在门口迎接外出行商的少爷归来……

酝酿在空气中的古宅之风,混着往昔的尘土,将我从神游拉回现实。古宅的房间有主人房、小姐阁、公子斋、宾厢房等,好似真的要把人拉回岁月里。大厅里放着电脑、打印机,虽然有些陈旧,但是并不妨碍大家上网、聊天。

那一天是小帽的生日,老板娘做了一桌好菜,端上一碗长寿面。就着米酒的香醇,我们为她过大学里的第一个生日,这样的一天,也许她会一直难忘吧。难忘饭后玩真心话大冒险而乐疯了的我们,难忘不幸屡屡中招的寿星,难忘小梦夸张的叫喊,难忘小凤奇怪的转圈舞蹈……以后的岁月会凋落,容颜亦随之老去,但记忆会一直在那里,永不褪色。

旅途是一个不断失去与释怀的过程,这里有南方的充沛雨水,飞扬柳絮,有温暖的回忆和迅疾的成长。直到现在,都不忘把出行的回忆带出来和月光相伴散步,每一次都有新的惊喜,那些细致入微的小片段总是被意犹未尽的唤起。经常会想还是从城市里坐车回去吧,回到温柔婉约的环境和气氛来,白墙黑瓦、潺潺流水、竹藤椅,还有新上的清香绿茶。

婺源的花开时,可缓缓归矣。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