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苦难

作者:白艳松 发布时间:2012-12-13

以前读余秋雨是读文字,羡慕他同时享受的少年、中年和老年生活的有滋有味,感慨于他沉重的文字带来的焦灼后的会心,苍老后的年轻。而今天再让心慢慢沉淀下来,让自己走进另一种生命,发现我不再是孩子。生活真的可以改变人,继而改变了的人也在改变着生活。

谈及周国平的《直面苦难》总是想到这一句:“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灵魂,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是的,生活本就是无声无息的,就在这无声无息中,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或许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悲观的绝望,亦或是一种聊以自慰的感慨,甚至是一种不思上进而唯有的抱怨与哀嚎。但此时此刻我只想把自己交给心灵,沉淀然后升华。漠然的表情,尖锐的目光,凄冷的背影。然而世界啊,你知道吗,我一直有一个温暖的心灵,不止现在,直到将来。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这山水重复、茫茫苍苍的大地上。”而我说:“心灵的成长与蜕变历经在这坎坎坷坷、曲折迂回的心路之中。”唐朝的烟雨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的英气,却洗不去我固有的执着。我要做一眼沙原隐泉,但我相信沙漠不是我的归宿。我虽不能言语,但直射的阳光能触摸到清冽之下的水草,能感受的平静之下心弦的震颤。无需多言,多言只是一种亵渎。

今晚读自己的心灵。

/

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惊吓自己?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画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到哪里,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漠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周国平的《直面苦难》里的一段话:“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是的,潜能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便是苦难和困难。当人们面对苦难,努力走出困境的时候便会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而这时,人们的精神境界就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获得更多的精神财富。

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不要抱怨你的牌有多差,上帝给了你这样一副牌,就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大学生艺术中心231室)

电话:0533-2782236 邮箱:xtw@sdut.edu.cn

版权所有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理工青年全媒体中心